奧克里奇拍賣公司位於擁有豐富東方藝術資源的華盛頓地區,自2014年成立以來,致力深度發掘北美地區的收藏資源,每場拍賣會都甄選深藏於北美、傳承有序的藝術精品,已成為海外中國藝術品拍賣的重要品牌。
公司專業的團隊嚴格把控真偽,細緻描述品相,並且為每件拍品提供詳盡高清圖片,盡可能讓顧客了解拍品的狀況。 為了方便客戶,可為大部分拍品提供装送服務,費用優惠、包裝安全、装送快捷。 公司的中英文客服,會為客戶詳細解答關於拍賣和拍品的各個環節的問題,歡迎垂詢。
9月12日至9月14日 將舉行秋季中國古董拍賣。本季拍賣分為三个專場,共計584件拍品。時間安排如下:
中國古代玉器、瓷器及藝術品無保留價專場(一)
9月12日,星期五 21:00(北京時間)
中國古代玉器、瓷器、織繡及鼻煙壺(二)
9月13日,星期六 21:00(北京時間)
中國書畫(三)
9月14日,星期天 21:00(北京時間)
本季拍品來自眾多北美私人及家族珍藏,其中包括:溫哥華Tse先生(繼承自其母,於1992年前在香港購得);加州三藩市Weyant夫人(家族傳承);加州洛杉磯Wendt夫人的收藏;張公權舊藏(張公權(1889年—1979年)。中國近代政治家、銀行家、學者,浙江財閥巨頭。屬國民黨政學系要員。曾擔任民國政府交通部長,中央銀行總裁等要職。1953年移居美國,1979年病逝於加州);紐約州布法羅的Harriman先生(承自其祖父Lewis Gildersleeve Harriman,前M&T銀行行長);西雅圖Comer先生的收藏;波士頓Belkadi夫人(家族傳承);加州大衛斯利夫人的收藏(利夫人為香港利氏家族成員,著名香港收藏家利國偉爵士是其堂侄);加拿大卡爾加里林醫生,(繼承自其父親林千石(1918–1990)。林千石, 又號千碩、印禪、殊音閣主。書法家,世居廣州, 1949年後移居香港, 後往來於南洋各地,70年代移民加拿大卡爾加里,後病逝於多倫多);西雅圖Bloodworth夫人的收藏(繼承自其父母);紐約州阿爾巴尼的陸先生(繼承自其父親陸頌年。陸頌年, 美籍華裔醫生,出生於上海,1949年後移居美國,1980年曾將家傳文物捐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等眾多私人及家族珍藏。大部分拍品為數十年來首次重現市場,敬请期待!
長按下方圖片中二維碼,可查閱電子圖錄及參加在線竟拍
奥克里奇拍卖会常呈现北美世家秘藏百年的遗产,捡漏机会频现。去年5月,一件龙泉五足洗在此以2.1万美元落槌;而今年5月现身香港苏富比时,竟以215万港元成交(苏富比后续查证到更显赫的传承记录),充分体现出奥克里奇的捡漏潜力。
右图:2025年5月香港苏富比成交记录
本次拍卖会将推出与该五足洗同一来源的藏品,能否再创捡漏传奇?值得期待!连拍臻将全程直播,并提供实时同步竞拍技术支持。
414
A Chinese doucai 'scrolling lotus' covered jar
Yongzheng period, Qing dynasty
清雍正 鬥彩開光纏枝蓮蓋罐
13.97 x 12.07 cm
$8,000-$12,000
來源:1984年9月20日,香港蘇富比,拍品編號500;1977年由香港東方陶瓷學會主辦、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承辦之《清代彩瓷展覽》,展品編號47;加州大衛斯利夫人收藏,利夫人為香港利氏家族成員,著名香港收藏家利國偉爵士是其堂侄。本公司2024年5月17日57號拍品,和2024年9月15日第467, 468號拍品,均出自同一藏家。
上文中提到的200万元大漏的龙泉五足洗,和本品为同一来源——加州戴维斯利夫人收藏,利夫人为香港利氏家族成员,著名香港收藏家利国伟爵士是其堂侄。
此罐直口微侈、短頸、圓腹。器胎盈勻精良。罐腹白地海棠形五開光,中繪折枝蓮圖案,以紅料飾花,綠料填葉,紅色油潤,綠色明淨。外白地上下相間繪束蓮和祥雲紋,脛部紋飾與肩部同,繪變形蓮瓣紋,每瓣最外一層填以礬紅。器有蓋,蓋上亦繪蓮紋。底書青花雙圈“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宋槧體書寫工整,為典型官窯書寫方式。此器紋飾鮮明,花卉輪廓多以紅、藍雙色勾勒,圖案色彩絢麗且雅致,華麗而秀美,是雍正朝官器仿成化鬥彩的上佳之作。
鬥彩于成化時達至巔峰,各式器型中,鬥彩罐為成化鬥彩絕妙佳作,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清雍正時期,瓷器製作雋秀精雅,與成化神合。其時,常以成化鬥彩器為原型,制同類品,以示尊古追古之心,亦加以改良,試圖超越。
成化鬥彩罐存世不過區區數件。此件鬥彩折枝蓮紋罐是雍正禦窯對成化鬥彩折枝蓮紋罐的摹仿與創新之作,除去青花和釉上彩料的發色區別外,紋飾上二者極為相似。造型上,雍正作品將肩部重心下移,使得整體造型更加協調雋美。檢視目前各大博物館館藏及拍賣市場所見同類作品,有雍正本朝款和仿成化款兩種,二者除款識不同外,造型、畫工、彩色均完全相同,甚至是款識字體的筆劃走勢、運筆風格都幾無二致,應為同一人所書。故宮博物院館藏藏品“成化款鬥彩纏枝蓮紋蓋罐”(編號故00145674),亦應是雍正時期對這件成化鬥彩罐的仿品,可資參考。
相似藏品可參閱: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故00145674;阿爾伯特博物館館藏,編號CIRC.625-1931;蘇富比拍賣2013年10月香港拍賣,編號3098。
fig.1
fig.2
fig.3
16
A Chinese jade carving of Lin Hejing
17th century
十七世紀 玉雕林和靖像(附硬木座)
23.18 x 11.75 x 6.99 cm (overall)
無底價
來源:紐約州布法羅的Harriman先生;承自其祖父Lewis Gildersleeve Harriman,前M&T銀行行長,熱衷環球旅行。
40
A Chinese carved white jade 'longevity' ruyi scepter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 白玉雕壽字紋如意
23.50 x 7.30 x 3.81 cm
無底價
來源:加拿大溫哥華Au夫人家族傳承。
83
A Chinese blue and white 'scrolling lotus' shang vase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賞瓶
36.51 x 23.50 cm
無底價
來源:加拿大溫哥華Tse先生收藏,繼承自其母,於1992年前在香港購得。附說明。
此件作品撇口,長頸,圓腹,圈足外撇。通體青花裝飾。口沿處繪海水紋、如意雲頭紋,頸部繪蕉葉紋、迴紋,肩部繪纏枝花卉紋、如意雲頭紋,腹部繪纏枝蓮紋,近足處繪仰蓮紋,底足繪卷草紋。底足內施白釉,書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賞瓶亦稱“玉堂春瓶”,創燒於雍正朝,屬清宮大運瓷品種,歷年定燒。因其主題圖案是青花纏枝蓮紋,寓意“清正廉潔”,常被皇帝作為賞賜用瓷,以期臣子為官清廉,故又名“賞瓶”。乾隆青花賞瓶器形,紋飾略有不同,大抵可分兩類,一類為乾隆朝的新式樣,腹部纏枝蓮紋為雙層,肩部無凸棱。 另一類為單層什錦花卉紋賞瓶,肩部凸起三道弦線,上腹碩,下腹漸收,其樣式仿雍正賞瓶,器形更為秀美雋永,本品即為此種樣式。此件青花纏枝蓮紋賞瓶,造型挺拔秀美,胎質潔白細膩,釉面瑩潤光亮,青花色澤鮮豔明快,紋飾佈局層次分明,是乾隆朝“賞瓶”的標準器。
相似藏品可參閱: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新00041191;佳士得拍賣2021年12月香港拍賣,編號2919。
fig.1
fig.2
151
A Chinese blue and white ‘lotus scroll’ deer-head zun vase
early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早 青花纏枝花卉錢幣紋鹿頭尊(附木座)
45.72 x 38.10 cm
無底價
來源:來自紐約州阿爾巴尼的陸先生,繼承自其父親陸頌年。陸頌年, 美籍華裔醫生,出生于上海,1949年後移居美國,1980年曾將家傳文物捐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附說明。
181
A Chinese glit-bronze statue of Zhenwu
Ming dynasty
明代 銅鎏金真武大帝像(附原配硬木座)
40.01 x 21.91 x 14.29 cm (overall);
Weight: 4335 g (appro ximately)
無底價
來源:賓夕法尼亞州大學城Bailis先生收藏。
200
A Chinese kingfisher feather phoenix crown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 點翠鳳冠
21.59 x 30.48 x 26.67 cm (appro ximately)
無底價
來源: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私人遺產。
327
A Chinese carved jadeite 'taotie' censer
late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晚 翡翠雕饕餮紋環龍耳蓋爐(附座)
17.78 x 19.05 x 12.70 cm
$5,000-$8,000
來源:紐約州私人收藏。
379
A Chinese blue and white Guanyin vase
Kangxi period, Qing dynasty
清康熙 青花博古圖觀音尊
46.36 x 19.05 cm
$4,000-$6,000
來源:華盛頓州西雅圖Comer先生收藏。
觀音瓶,又稱“觀音尊”,是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流行於景德鎮的瓷器瓶式,康熙朝製品以五彩、青花居多。《飲流齋說瓷》贊曰:“硬彩,青花均以康窯為極軌。”亦有康熙青花“獨步天下”之美譽。
本件拍品撇口,束頸,弧形肩,長腹下部內斂,至底外撇,下承淺臺階狀圈足。器制規整,如一美人亭亭玉立。器身施白釉,瓶體修長纖細,線條流暢優雅。瓶頸部兩側對稱繪青花開光花蝶紋,身繪博古清供紋飾。青花發色濃淡有致,層次分明,技法精絕。縱觀存世同類觀音瓶,多繪以人物故事或花鳥、龍等紋飾,博古清供題材頗為少見,堪值珍藏。
相似藏品可參閱: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新00088044;佳士得拍賣2012年11月香港拍賣,編號2131;蘇富比拍賣2023年03月紐約拍賣,編號506。
fig.1
fig.2
fig.3
410
A Chinese flambé dan vase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清乾隆 窯變釉膽瓶
46.36 x 23.50 cm
$10,000-$15,000
來源:來自芝加哥Riley夫人,繼承自其祖父母,其祖母曾服務于清代末代皇帝宮廷。附來源說明。
膽瓶因形似懸膽,故名「膽式瓶」。器形端莊大方,較之同時代作品,頸部更為挺立超拔,線條更為細膩流暢。
明清景德鎮官窯仿鈞窯窯變釉器物,以清代雍正、乾隆二朝仿燒的製品最好,釉色以紅為主,天藍、月白、綠及褐等色,交融流淌,猶如火焰般萬紫千紅,絢麗多姿。仿鈞窯變釉是名貴的色釉品種之一,其燒造工藝複雜,清代《南窯筆記》記有:“其鈞窯及法藍、法翠乃先於窯中燒成無釉澀胎,然後上釉,再入窯中複燒乃成,惟藍、翠一火即就,鈞釉則數火乃得流淌各種天然顏色。”
此瓶直口,細長頸,削肩,鼓腹,圈足。足內施醬釉,正中刻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全器通體施窯變釉,其窯變釉肥厚潤澤,寶光晶瑩,呈色異常美妙,青藍者幽寒如水,豔紅者熾烈如火,其交錯融流之狀,垂流似霞若焰。造型線條流暢,優美典雅,器身不加雕鏤,別無裝點,唯以釉色取勝。
相似藏品請參閱: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中瓷003843N000000000;佳士得拍賣2023年06月巴黎拍賣,編號140。
fig.1
fig.2
413
A Chinese famille rose bell-shaped zun
Yongzheng period, Qing dynasty
清雍正 粉彩仕女搖鈴尊
19.05 x 10.48 cm
$3,000-$5,000
來源:加州大衛斯利夫人收藏,利夫人為香港利氏家族成員,著名香港收藏家利國偉爵士是其堂侄。本公司2024年5月17日57號拍品,和2024年9月15日第467, 468號拍品,均出自同一藏家。
搖鈴尊是清代康熙年間景德鎮官窯創燒的瓷器器型,因輪廓近似手搖鈴鐺而得名,屬康熙時期典型創新器型,燒制難度較高,成品率低。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機構藏有此類官窯器,器物兼具插花陳設與宗教賞賜功能。搖鈴尊器型可能受藏傳佛教法器啟發,其名雖承商周青銅酒器“尊”,但形制轉為小巧瓷質。康熙朝後,雍正、乾隆年間仍有製作,但工藝水準不及前代。
搖鈴尊瓷器器形在康雍乾三代基本保持搖鈴的基本器形,但是在康熙晚期發生了變化。到了清代雍正和乾隆一直到民國時期搖鈴尊瓷器器身更短小敦實,如馬蹄尊造型,這也許跟不同時期的審美有一定的關係,隨著時代器形在改變。
此尊形似馬蹄,口外撇,長直頸,溜肩,直腹,臥圈足。通體施白釉,尊底書青花雙圈花押款。腹以五彩繪一仕女著長衣長裙,頭頂雲鬢,身段優雅,玉手芊芊,席地奏笛。仕女眉目傳神,寥寥幾筆就表現出美女安靜祥和的神態,可見所繪之人筆力之深厚。畫面左側依次繪古籍、瓶花及古琴、如意、花瓶、香爐,油燈等文房清供,右側繪一持蓮童子及一持傘童子相視而立,旁邊繪一盤石榴荔枝果盤,有多子多福之意。本品底部青花花押款,極為特色。
相似藏品可參閱: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新00115646;佳士得拍賣2024年11月香港拍賣,編號1202;中貿聖佳2023年12月秋拍,編號1048。
fig.1
fig.2
fig.3
419
A pair of Chinese beige-glazed ogee-form bowls
Daoguang period, Qing dynasty
清道光 米黃釉折腰碗一對(附盒)
8.57 x 15.24 cm (each)
$18,000-$25,000
來源:賓夕法尼亞州私人收藏。
米色釉創燒於康熙時期,是一種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高溫黃釉,釉色淡雅,黃中泛白,類似小米顏色,故名。本品為折腰形制,敞口,圈足,器形秀美,造型如仰鐘。整體施米黃釉,底部書“大清道光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米黃釉折腰碗流行於清代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是清代官窯的經典品種,傳世較為少見。此類單色釉折腰碗器型與款識相當規整,應是當時宮廷定燒之物,極具收藏價值。
本品器型與故宮博物院藏品“雍正款裡白釉外米黃釉折腰碗”如出一轍,可資參考。
相似藏品可參閱: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故00158803-1/53;北京大羿2022年春拍,編號817。
fig.1
fig.2
430
A large Chinese blue-ground gilt-decorated ‘dragon’ jar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 藍地描金龍紋大缸
45.72 x 54.61 cm
$5,500-$8,000
來源:佛羅里達州私人收藏。
473
A Chinese gilt-lacquer wood Thousand-Armed Guanyin
18th century or earlier
十八世紀或更早 木雕漆金千手觀音
57.15 x 44.45 x 18.73 cm (appro ximately)
$20,000-$30,000
來源:加利福尼亞州瓦列霍私人收藏。
千手觀音,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之一,象徵著大慈悲和圓滿的智慧,每只手代表一種能力,每只手心上的眼象徵智慧,能夠救拔世間各種苦難。雖然名為“千手”,但實際造像多以四十二手、十八手等為代表,每只手或手持法器,或以背光形式呈現,意在表示其無量廣大和圓滿無礙的力量。 千手觀音是我國民間信仰的四大菩薩之一,民間信她能夠保佑渡過各種難關、消除各種病痛,化解各種災難,庇佑信徒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此尊觀音木胎為材,外塗金漆。面頰豐滿,面形方正,額部寬平,眉如彎月,雙目微合,現慈悲祥和之女相。頭戴玉葉寶冠,身披敞身袈裟,項圈下綴多個連珠式瓔珞,長裙衣褶輕盈流動,富有韻律感,顯示出相當精湛的雕刻技藝。雙手相交置於身前,背後舒展千手,或持法物,或結手印。
木器佛像歷經多年風霜,保存至今實屬不易,且同時期佛像中此類數量本身就較為稀少,值得信眾尊請回舍,供奉保存。
相似藏品可參閱:阿爾伯特博物館館藏-編號-FE.22-1986。華藝國際2023年06月春拍,編號1249。
fig.1
fig.2
479
A Chinese kingfisher feather ‘landscape’ hardwood screen
early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早 點翠山水硬木掛屏
48.58 x 74.93 cm: Frame; 57.79 x 83.82 cm
$10,000-$15,000
來源: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特私人收藏。
點翠是一項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工藝,它以翠鳥羽毛為主要材料,多用於首飾的裝飾點綴。由於翠鳥羽毛為納米結構呈色,所以具有顏色豔麗、光澤柔美、恒久不變的特點,加之這種羽毛珍稀難得,使點翠成為古代奢華首飾的代名詞。
點翠始于戰國,興于唐宋,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文物中,除大量點翠首飾外,還有很多點翠屏風、盆景等大器物。點翠製品在清代象徵著高貴的身份和地位,而其盛行導致了對翠鳥的大量捕捉,物種已經瀕臨滅絕,點翠行業自然難以為繼,現存的點翠器物更顯珍稀。
此掛屏為滿工螭龍如意紋硬木框嵌點翠“湘江載酒”掛屏,描繪的是文人墨客在湘江兩岸飲酒賦詩的場景。場景宏闊而富有詩意。
畫面分三段,遠景山石聳立,江水連天,樹木蔥郁,屋閣依山而建。江上有船駛行,江畔有人相送。中景描繪的是城門口繁忙熱鬧景象,有船隻靠岸卸貨,貨郎挑著扁擔準備入城,老人帶著兒童在岸邊嬉戲。橋上走著背簍的農民,橋下漁民正在交易。江中泊著漁船,有人灑出漁網,有人升起船帆。近景兩位書生在亭中休憩閒聊,一艘滿員的船隻靠岸,船公正準備跳上岸。江上有船客成探頭望江,或支杆閑釣,好不悠閒。岸上三兩人,或坐或走。
整幅畫面情景引人入勝,人物形態栩栩如生。竹林、草地,山石、漁船等,皆是用了淺藍、明藍等多色翠羽交錯來裝飾成,色澤亮麗猶如青綠山水。此屏人物數量之多,製作之精良,極為少見,應是宮庭制物。點翠產物本就稀少,且此屏尺寸較同類產品大,傳承至今頗為難得。
故宮博物院館藏藏品(編號-故00210303)其外框工藝與本品較為類似,可資參考。
相似藏品可參閱:故宮博物院館藏,編號故00210303;蘇富比拍賣2011年04月香港拍賣,編號3301。
fig.1
fig.2
483
A Chinese painted soapstone lion
18th century
十八世紀 壽山石漆彩獅子
30.48 x 33.02 x 16.19 cm
$8,000-$10,000
來源:紐約州私人收藏。
488
A Chinese Huanghuali 'official's hat' chair
18th century
十八世紀 黃花梨官帽椅
111.76 x 58.10 x 44.45 cm
$3,000-$5,000
來源:馬塞諸塞州波士頓Belkadi夫人家族傳承。
505
A Chinese purple-ground brocade dragon robe
early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早 紫地刺繡龍袍
140.97 x 214.63 cm
無底價
來源: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私人遺產。
612
A Chinese seven-character calligraphic couplet
by Kang Youwei, given to Ziyuan
康有為 紫垣上款行書七言聯
Sight dimensions: 167.64 x 44.13 cm (each)
$3,000-$5,000
來源:華盛頓州西雅圖Bloodworth夫人收藏,繼承自其父母。
662
A Chinese 'five donkeys' painting scroll
by Huang Zhou (1925-1997), given to Gao De
黃胄 高德上款五驢圖立軸(附盒)
Sight dimensions: 69.22 x 46.67 cm
$3,000-$5,000
來源: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高先生,上款人是其父親。
675
A Chinese painting of a hunting scene
by Chen xing (1604-1688)
陳星 狩獵圖鏡片
Sight dimensions: 73.03 x 48.58 cm
$1,500-$2,500
來源: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私人遺產。
694
A Chinese calligraphy
by Qi Gong (1912-2005), given to Naiyi
啟功 乃義上款書法鏡框
Sight dimensions: 65.09 x 31.43 cm
Overall dimensions: 94.30 x 50.48 cm
$2,000-$4,000
來源:來自上款人李乃義先生;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