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拍场,一尊没有头颅的唐代鎏金铜观音菩萨立像拍出252万,是估价的整整三倍!一尊残缺的千年佛像,为何能让藏家如此趋之若鹜?答案,就藏在它每一寸斑驳的鎏金之下,凝固了千年时光的盛唐气象。
Lot 21660
唐 鎏金铜菩萨立像
高 22 cm
来源:
怀古堂,纽约,1996年;
纽约私人旧藏;
纽约佳士得,2022年3月25日,拍品743号
出版:《怀古堂》,纽约,1996年春季,编号61
展览:怀古堂,纽约,1996年
估价:港元 800,000 – 港元1,500,000
成交价:港元 2,520,000
香港佳士得春拍
美而不媚,丰满有余
此尊唐代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以三屈式身姿尽显盛唐气象。左提净瓶,右执柳枝,袒身丰腴,肌理流转契合“肌胜于骨”之韵。络腋翻卷,帛带垂莲,与U形裙溪涧褶动静相生。璎珞臂钏錾工精妙,嵌宝虽失,孔遗珠华犹映。
周家样 《簪花仕女图》
它完美诠释了盛唐艺术大师周昉的"周家样"范式——既延续了印度笈多王朝"湿衣出水"的薄衣贴体技艺,又以扭胯倾腰的三维曲线突破了前代平面感。
敦煌莫高窟第57窟的观世音菩萨
这种将印度佛教仪轨与中国仕女画韵致熔于一炉的创造,正是盛唐"丰腴为美"审美观的立体注脚,让庄严法相奇妙地兼具了世俗女性的娇柔逸韵。
残缺之美,东方维纳斯
千年风霜侵蚀,菩萨失去了头部与背光,却意外成就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残缺美学。这种"以残写全"的意境,正契合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中式艺术哲学。
当这尊无头菩萨静静伫立,不禁联想到同样因残缺而传世的艺术杰作:
龙门石窟“最美唐代观音”
龙门石窟"最美唐代观音":万佛洞前室那尊同样头部残缺的观音,S形身姿如出一辙,兼具宫廷贵妇的华美与乐伎舞者的灵动。
唐 长安安国寺菩萨残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长安安国寺菩萨残像:出自唐代密宗名寺的遗珍,虽仅余残躯,却与本次拍品在装饰风格上异曲同工,共同诉说着长安城曾经的佛法辉煌。
传承有序,文明的见证
这尊造像自1996年首见于纽约《怀古堂》春季刊,2022年亮相佳士得纽约春拍,又于2025年香港夜场拍出252万港币高价。
这不仅为一件艺术杰作加冕,更是对中华文明包容与创造力的崇高致敬。在它静默的身姿里,我们读懂了为何残缺能胜完美——因那空缺处,绵延着整个盛唐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