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信息详情 INFORMATION DETAILS

惊世绝品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领衔,满屏重器的北京大羿2021春拍
2021年05月14日 来源:



拍卖从不以数量取胜,将于5月17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槌的大羿2021春拍四个专场虽不足三百件拍品,却入眼皆重器,更有存世罕见之瓷器王者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现身,带给市场超多惊喜和震撼,由此也足见北京大羿在瓷器领域的优势和超强征集能力。



接下来,小编按专场为您细数那些春拍重器。


 飞鸣·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专场


飞鸣·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专场由北京大羿和中汉拍卖联袂推出。

北京大羿和中汉拍卖皆是深耕瓷器领域的拍卖公司,都极具学术专业性和丰富市场经验。双方怀着共同的愿景,挖掘这件绝世珍品的学术和艺术价值,致力于将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本次联合拍卖将通过整合双方的专业力量及业内资源,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为藏家展示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令各位有机会充分领略这件珍品的至臻至美。


Lot 800 明永乐 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
规格:
高度30厘米 11 7/8 英寸;口径19.6厘米 7 3/4 英寸
腹径34.2厘米 13 1/2 英寸;底座直径19厘米 7 1/2 英寸
估价待询

永乐时期瓷器多为小巧精雅之隽品,极少见大尺寸琢器传世,概因琢器成型较难,工艺繁复,拼接难度较高,稍有不慎便有歪斜翘裂之虞,本品高30厘米,形制硕大,尤为罕见。遍寻公私收藏,未见相同造型纹饰永乐青花器,是真正的惊世绝品,王者之器。为一件拍品单设一个专场,就已经说明了此罐的江湖地位。

明嘉靖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业界共知日本出光美术馆藏有一件造型、尺寸、纹饰相若的明嘉靖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虽通体具有明显的仿永、宣青花风格,但落“大明嘉靖年制”款,属嘉靖御窑模仿永、宣青花风貌所烧。而随着这件永乐青花大罐的出现,则可印证出光美术馆所藏嘉靖青花罐为仿烧永乐青花之作,其摹本或正为此件拍品,由此也解决了明代御窑史上的一桩公案,并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范畴和命题,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明永乐一朝,政局稳定,经济繁盛,手工业在此基础上取得空前的发展,景德镇御窑更在明太宗朱棣的重视下,窑事兴盛,隽品迭出,尽取胎、釉之精,创“发古未有之名品”。其中永乐御窑青花瓷器更将细沙底、火石红、苏麻离青之浓艳汇于一身,堪称明清御窑之典范,备受追摹。
此罐烧造品质上乘,时代特征显著,当属明代永乐御窑青花巅峰之作。与绝大多数以图案为纹饰的永乐御窑青花瓷不同,此罐以通景写意水墨芦雁图为境,别开生面,迥创新意,卓尔不群,就题材和艺术表现力而言,可谓传世永乐青花器中拔头筹之作,“王”者气象,跃然临空,冠绝之音,嘹亮苍穹,称为“永乐青花之王”,亦不为过誉。
拍品罐身胎体坚实,以十分纯净的瓷土制成,胎质细密,白地匀净,火石红斑较为明显,釉若凝脂,轻轻抚之,光滑细糯,为典型永乐胎釉之特征。景德镇御瓷厂的制瓷技术在十五世纪初得到显著的进步,白瓷以洁白晶润著称,在永乐皇帝心目中比玉器更为“洁素莹然”,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瓷器上逐渐出现大块的留白,透过釉层可以看见瓷器胎体,皎洁净白的胎地正好给愈趋精工细治的画风尽情发挥的空间。

罐身外壁通以青花为饰,肩部披饰如意云头纹开光,内饰折枝四季花卉,近足一周仰莲瓣纹,上下呼应。此类装饰明显承袭自元代青花,但纹饰未及从前繁密强烈,令器物格调更加优美雅致,画意满溢。
腹部以水墨点染笔法绘通景芦雁飞鸣宿食图,四只芦雁对称布局,或曲颈酣眠,或引颈高吭,或振翅而翔,或塘边寻觅:曲颈酣眠者蜷缩脖颈,头喙埋于翅尖,眼睫闭合,神态怡然;引颈高吭者一足立于江沙滩涂,神情欢愉,其下草叶生长,描绘精妙;展翅飞翔者遨游于空际之中,羽翼伸张,足爪微收,伸颈俯身作顾盼之姿,似与身下地面同伴遥相呼应;塘边寻觅者立于岸边,欠身向下闻嗅岸边花草清香,啄饮草籽清水,眼神流露顽皮好奇神色,霎是可爱。笔法极为精细,雁身毫羽毕现,姿态灵活自然。大雁身周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水、岸界限,寥寥数笔以现清波。芦苇草叶交错排布,芦苇枝干挺而有节,风吹不伏,花草茎叶柔韧蜿蜒,丰茂秀美。
绘画构图极为考究,画面丰富细密,繁而不乱,铺排疏密有致,效果张弛有度。纹饰写实传神,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
永乐时期青花器装饰以各类花、果、龙凤、海兽为主,人物或绘画非常少见,或因为青料绘制的纹饰多有晕散,很难描摹精细,如拍品者以青花于瓷器上描绘写意画作者,几为仅见,殊堪珍罕。
此件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的纹饰之美,除其画面之意境、笔触之工丽之外,也得益于用来在瓷胎上作画的优质青花原料-闻名于世的“苏麻离青”。
整器以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而成,笔法活泼流畅,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呈色极富层次。不论着色深浅,纹饰效果皆极为绚丽鲜艳、清新明快。在线条的纹理中布满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状点滴晕散,彩料浓重处则凝聚成黑青色结晶斑,正因为青料此一特性,令画面富于水墨画般挥洒淋漓、苍翠欲滴的意趣,将“苏麻离青”锡斑点点的晕染效果映衬得恰到好处。
拍品整体纹饰布局舒朗清丽,笔意自然,一改元青花的繁密华缛而代之以疏朗清秀,予人一种端庄凝重的美感。绘画技法及纹饰题材与中国传统水墨画融为一体,笔法细腻考究,画工遒丽洒脱,别具一格的纹饰与浑厚古雅的造型相衬,愈显朱明盛世意气风发、锐不可当之气势,为明初瓷器装饰风格之典范。
征鸿排列度晴霞,来自衡阳万里赊。(飞)
一陈穿云横碧落,数声叫月彻江沙。(鸣)
梦酣烟水潮初退,啄破花阴日未斜。(宿)
地绝轮蹄缯缴少,不妨潇洒映芦葭。(食)
这首明代蒋辉所作七律《题飞鸣宿食雁图》,以优美凝练之辞藻描绘了一幅图景:氤氲着云霞的晴朗天空中,飞翔的雁群正是自万里之外而来的远客;舒展的翅膀横贯长空,鸣叫的声音响彻江畔沙涂;它们栖息在烟波浩渺的江影与芬芳繁盛的花丛中,一片安宁静好;没有车轮或野兽的搅扰,也不受弓箭的威胁,在芦葭间啄饮自如,身姿潇洒。

四句诗词意韵悠远宁谧,更字字点题,分别对应鸿雁之飞、鸣、宿、食四种姿态,似乎能带领读者穿越几百年的时光,展示出江沙鸿雁之景。
而这幅画面,如今便由瓷胎为地,青花作墨,勾勒于这件旷世之明瓷逸品——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之上。

“飞鸣宿食”这一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追捧的原因,多因大雁被古人视为灵禽、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有关: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
历代屡见文人墨客以“飞鸣宿食”为题材作诗绘画。在文人眼中,大雁寄托了孤傲的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因鸿雁与书信有密切的渊源,古人以鸿雁传书或雁足系书,来比喻音信不断、问候平安之吉象。
故而飞、鸣、宿、食四雁,虽绘为禽鸟,却借喻君子,此件青花大罐上的飞鸣宿食图,更是承载了仕大夫之行、言、思、志,寓意深远,极富内涵。

宿

御器之美,寄窑火之天成,凝工匠之心血,此件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囊括了陶瓷史之精、美术史之雅、思想史之深邃,展现了永乐官窑御瓷的非凡成就。其造型雄俊大气,纹饰旷雅俊丽,宛若置身仙境,青花艳丽苍翠,点染意蕴无穷,虽只惊鸿一瞥,却已遥引相思。

龙焱:重要宫廷艺术珍品






这件清乾隆御製青花釉裏紅海水雲龍紋抱月瓶,来源于上海重要私人藏家陈俊荪家族旧藏,是“龙焱:重要宫廷艺术珍品”专场领衔拍品。

Lot 801 清乾隆?御製青花釉裏紅海水雲龍紋抱月瓶
规格:38.8 cm.high
估价:15,000,000 - 25,000,000 人民币
来源:上海重要私人藏家陈俊荪家族旧藏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233,图213
2、《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徐氏艺术馆,1995年,图84
3、《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香港艺术馆,1984年,页111,图66
4、十面灵璧山居旧藏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抱月瓶,编号EK359

陈俊荪(1908-1968),字瑞春,浙江镇海人。自幼居上海,入华童公学受英式教育。后就读上海基督教会操办的沪江大学。其父陈良槐,曾任英美烟草公司经理、美国三花奶粉(Carnation Milk)中国总代理,并于1929年成立通泰贸易公司,主要为上海四大公司西施、永安、新新、大新公司提供洋酒、食品服装等。陈俊荪之岳父陆子萼曾任雀巢咖啡(Nescafe)中国总代理。“雀巢”是由陆子萼先生翻译命名沿用至今。二家均有收集古董爱好。陈俊荪在父辈事业上继续发展,成为美国通用食品公司及英美多家上市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部分进口货物均被当时永安,大新及新新公司所订购。他也是将中国荸荠装罐出口的第一人。其唯一业余爱好是收集各代古玩珍品。

此件清乾隆御製青花釉裏紅海水雲龍紋抱月瓶,造型优雅隽秀,釉质温润莹白,器身前后均绘饰立龙海水纹,以青花绘祥云与浪涛,层次清晰,尤见浪涛动感强烈,以釉里红绘画正面立龙,巧缀青花点睛,其雄硕遒劲,威仪横贯,气夺千里。

拍品图案雄伟,气势恢弘,彷佛宣告海内之地,帝德无远弗届。此瓶尺寸硕大,绘饰宏壮,为清朝瓷匠精工巧艺之左证,炫耀盛世辉煌。此瓶将乾隆帝的思古之情,华丽雄浑之品味,纳于一身,游龙踏浪,跃然瓷上。龙纹乃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最重要之纹饰,象征帝王及皇权,此瓶钴蓝发色浓艳,所施釉里红一色妍丽,纹饰强而有力,所施釉里红一色妍丽,发色于市场流通中为极上品,含蓄之美宛如佳人初醉,与青花明快鲜亮之色,相互辉映,映衬出乾隆时期国力雄厚、万国来朝的盛世风采。

此式器型系受西亚文化启迪而出现,肇始并流行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拍品造型乃借鉴永宣官窑青花大扁壶并稍加化裁而成,称为“抱月瓶”或“宝月瓶”。至清代雍乾时期皆有仿烧,并较之原型更见清秀,此瓶于清档之中亦称为马挂瓶。乾隆皇帝对此式样甚为钟爱,多次谕旨唐英为之烧制,存世所见品类繁多,可见当年烧造之盛。

乾隆朝关于马挂瓶烧制的最早记录在乾隆二年,据该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之“记事档”载,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乾隆皇帝谕旨江西御窑厂仿烧一大批名窑古瓷,其中专门吩咐唐英“再将小些宝月瓶、马挂瓶各样釉水花样烧造”;另见“江西烧造磁器处”条记载乾隆“七年四月初八日,内大臣海望奉旨:著照此青云白地釉里红马挂瓶画样,交江西唐英造几件送来。”可见此类“青云白地釉里红马挂瓶”是著名督窑官唐英奉旨精心烧造的贡御之作,至为珍贵。

对比档案和传世实物,清档所载“青云白地釉里红马挂瓶”所见式样有二:一为直口,器形圆硕,绘釉里红正面立龙;一为撇口,器形修长挺拔,绘饰釉里红侧面立龙。二者皆存世稀少,本品属前者式样。

此瓶另一值得称道之处即为釉里红的烧造。运用釉里红装饰马挂瓶是乾隆朝的一项创新,瓶壁的釉里红龙发色浓艳,色调纯正并浓淡有致,显示出乾隆朝御窑对釉里红这一高难度品种的掌控已然成熟。

为了达到“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的效果,乾隆皇帝专门拿出认为发色理想的釉里红马挂瓶作为唐英烧造的标准,可见乾隆皇帝对釉里红的烧造费煞心思。所以唐英引领下的御窑厂秉承乾隆谕旨敬谨烧造,只有从以上两个方面改进和提升,而火候多赖天成,全靠经验,唯装饰分布则可人为规避,最佳方案则是以线描一法为之。

所以乾隆朝青花釉里红器物多见以线描法绘就,本品亦然,龙纹以釉里红勾勒纹饰后加点涂法而成,不使用平涂技法。故本品龙纹出色鲜妍清晰,不可不归功于乾隆皇帝的勤勉关注。据此可以推定乾隆朝以线描技法绘画的“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的青花釉里红御瓷应是乾隆四年之后的产品。

其整体造型美观,浑厚凝重,色彩淡雅纯正,为清宫中陈设之佳品。在清宫日常生活中,亦属上品花器,供插花之用,一如清宫旧藏《嘉庆行乐图》所绘釉里红扁壶,置于庭院案桌之上,插以春花二枝,逸致毕现。

值得一提的是,本件拍品下腹部作一周支钉痕,这是由于拍品器形硕大兼之造型为扁瓶状的原因而造成制作工艺的变化。抱月瓶的成型工艺与圆琢器不同,它并不是拉坯成型而是作左右两片贴合而成,这种特殊的成型工艺导致抱月瓶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坍塌或歪斜状况而导致烧制结果功亏一篑。优秀的古代工匠为了杜绝出现这种状况,便采取了用支钉支烧的工艺来尽量提高烧成质量,支钉与抱月瓶的接触面积极小,甚至如果不仔细观察都极易让人忽略,这种近乎完美的解决方式是工匠呕心沥血的经验总结,今人观之,仍震撼不已。

清代世人对瓷器的鉴赏风气尤为推崇永宣官窑,因其冠绝古今,《陶说》中评价宣德官窑时谓:“明窑之极盛期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故论青花,宣窑为最。”

尤至清代,备受尊崇,其花纹、形制多有仿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件清光绪黄地青花九桃纹大盘,敞口、弧腹、下承圈足。通体罩施黄釉为地,其上以青花绘饰纹样。



Lot 301 清光绪?黄地青花九桃纹大盘
规格:64 cm. diam
估价:150,000 - 250,000人民币
来源:九州私人收藏,提供出版物
款识:“储秀宫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参阅:《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朝华出版社,2008年,页139

拍品双圈开光内,截取桃枝成双,枝干虬劲有力,其上瑞果硕结,共生九桃,桃实布局遵循传统绘画中“攒三聚五”之法,四周兼饰桃叶翻卷,其阴阳相背,皆由浓淡深浅来表示,灵动而自然。盘心所饰图案皆以九为数量,“九”为阳数之极,又与“久”谐音,与代表长寿之寿桃相携,用意隽永,即为长寿之极矣。整器形制规整,胎釉结合紧密,所绘纹饰笔触灵动,点涂渲染,无一荒疏草率之笔,青花浓妍苍翠,黄釉明艳娇靓,相映成趣,堪称一代名品。








Lot 302 清光绪?青花地绿龙纹盘
规格:62 cm. diam
估价:150,000 - 250,000人民币
记录:伦敦苏富比,2012年5月16日,编号301
款识:“储秀宫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参阅:
1、《天津博物馆藏瓷》,文物出版社,2012年,页150,图127
2、《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176,图3-134

一件清光绪青花地绿龙纹盘,敞口,浅弧壁,平底,圈足。内外壁通体以青花为地,上以绿彩为纹饰。盘心内绘团龙纹,龙体遒劲有力,内外壁皆绘二龙赶珠纹,以火焰宝珠为地纹,线条均匀流畅,龙的形象生动凶猛,龙爪粗壮有力,盘外壁底部绘一周变形莲纹,是一件晚清官窑的代表作品。

Lot 303 清光绪?矾红彩九龙纹大盘
规格:64.5 cm. diam
估价:150,000 - 250,000人民币
来源:九州私人收藏,提供出版物
款识:“储秀宫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参阅:《宫廷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473

这件清光绪矾红彩九龙纹大盘,敞口,斜弧腹,圈足。盘心及外壁以矾红彩绘云龙戏珠图案,龙在云间翻舞,腾空舞动,飘逸动人,周饰祥云伴其左右,龙身矫健,龙爪锋利,纹饰生动,色彩对比鲜明,红彩鲜亮明快。此只拍品器形硕大,属储秀宫款识类盘中尺寸最大者,甚为罕见。

Lot 311 清雍正?仿官釉弦纹瓶
规格:24.5 cm. high
估价:2,000,000 - 3,000,000 人民币
记录:香港苏富比,1992年4月29日,编号84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
1、《宋官窑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9年,图27
2、《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90,图131
3、《LA CERAMIQUE CHINOISE》, Thames & Hudson,页272

宋官窑气韵古朴典雅,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折服无数钦慕者,为文人雅士首推之佳器,明张谦德《瓶花谱》中赞曰:“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官窑以天青釉为主,釉在高温烧制时,釉熔融向下垂流,器口沿处釉层变薄,隐露的胎骨呈紫黑色,故称为“紫口”。以紫金土为胎,胎中氧化铁含量高,圈足露胎处呈铁黑色,故称为“铁足。”釉质肥润,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烧造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形成的裂纹,纹片纵横交错,纹线变幻莫测,以自然天成的开片釉装饰瓷器有古朴凝重的美感。

此件清雍正仿官釉弦纹瓶,撇口,长颈,削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瓶身突起七道弦纹,形似竹节,设计甚得天然意趣,整体造型隽美端秀,饱满匀称,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通体施仿官釉,釉质丰腴肥润,颇得宋韵。

成窑之品,独辟蹊径,在景德镇御制瓷器中,鹤立鸡群,世人搜求若渴。若论胎釉,可谓无出其右,成品皆质感卓绝,器身绘饰恬淡柔雅,笔触秀逸,引人入胜。诚如孙瀛洲先生所赞:“成化瓷器胎质细腻纯白,白釉莹润如脂,彩色柔和,笔法流畅。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从传世品和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出土物可看出,成化瓷器极重制作品质,不合格者均被毁弃,所复原的成化御瓷大多瑕疵很小或几近完美,但仍被作为残次品打碎掩埋,可见其要求之苛刻。正因如此,也造就了成化御瓷的稀少与珍贵,遂成古今之冠。

狮子戏绣球纹饰为明早期至中期宫廷流行纹饰之一,传世品中可见宣德、正德、嘉靖、万历等朝作品,成化朝此纹饰传世整器则极为罕见,翻阅公开资料,仅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有出土成化青花狮球纹饰瓷器,有执壶、高足碗、盖盒、盘、碗等器型,惜均已残破。

耿宝昌先生在《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瓷器概况》中曾言:“成化御窑瓷器中有些现象发人深省。如成化鲜红釉盘、青花团花纹罐……青花狮球纹盘、青花狮球纹碗……等,无论造型、胎釉、纹饰还是款字的书写,都与宣德同类器极其相近。少数青花瓷器所呈现的发色浓黑的青花色调,也与宣德晚期青花瓷器的青花色调一致。”

这件明成化青花狮子绣球盘,即是成化朝以永、宣青花狮球纹盘为范本的罕见传世精品。其胎釉精洁,造型规整灵秀为成化一朝所特有,纹饰则与宣德同类纹饰极为相似,但细节上又有成化特有之处,如先以细笔勾勒狮子毛发外形,再以分水填色,渲染出筋骨肌肉,简练而生动,为典型成化技法,其双目为圆形,中心处点睛留白较多,与成化器龙纹点睛法一致,亦与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之青花狮球纹瓷器纹饰画法极为相似。青花发色淡雅柔和,为典型成化朝御窑青花瓷器所用平等,亦称陂塘青。

Lot 314 明成化?青花狮子绣球盘
规格:18 cm. diam.
估价:1,200,000 - 1,500,000人民币
参阅:
1、《明代成化御窑瓷器 上?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故宫出版社,页10-11,页54,页66,页98-103,页156-159,页210
2、《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页411,图178
3、《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28,图1-32

耿宝昌先生在《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瓷器鉴定要领》一文中讲到:“根据笔者多年观察所得,成化瓷器圈足一般都较薄且深,凡饰有青花边线者,圈足高低虽不同,但却有同一种现象,即青花双边线都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且靠近足跟无釉处的那条弦线,颜色较深重,上边一条弦纹则显清淡。发现器物圈足上‘双边线特征’虽属偶得,但在所见成化瓷器中,十之八九大抵如此。对于此时不署款识的器物,尤宜将这一特点用做鉴定时的参考依据。”

拍品之圈足形状及圈足青花双圈画法,完全契合耿宝昌先生所言之成化御瓷特征,圈足修胎较薄且深,圈足青花边线紧靠底部,且下面一条颜色较重,上面一条颜色较浅。

整器线条清晰,格调清雅,虽无款识,但其造型、纹饰、胎釉、圈足制作时代特征鲜明,格调沉静高穆,有别永、宣,自成别致,传世极为少见。

莲花生(Padmasambhava)是西藏前弘期的著名上师,乌仗那国人(今天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一带),当地以精通咒术而著名,他从小耳濡目染,深得精髓。8世纪,受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的邀请下来到西藏,与印度大乘上师寂护(Shantarakshita)共同努力,建立了桑耶寺,将佛教引地藏地,居功至伟。他也是佛教密法传播的第一人,对于藏传佛教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被誉为“第二佛”。

后弘期(10-13世纪),宁玛派自认为他们的教法是从莲花生传下来的,最为古老而正宗,对莲花生极为推崇,视为教派创始人,地位崇高,但对其崇奉多限于该教派之内 。至14世纪左右,密教在西藏的发展日趋成熟,莲花生作为密法的传播发起人,而备受尊崇,同时,也因为其对藏传佛教发展突出贡献而逐渐成为各教派共同信仰的祖师。在18世纪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班禅大师的前世之一。

他的名号也很多,藏族通常尊称他为咕噜波仁齐,或称“莲花生大师”(简称“莲师),在他的传记中,他在不同时期往往还有不同的名字。莲花生有很多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外修、内修和密修三种不同的变化身,比较常见的有莲师与两位明妃的组合像,莲师与二十五弟子组合像,莲师八变等。

莲师八变是莲花生变化身中最常见的组合,主要成员包括释迦狮子(Shakya seng ge)、莲花生(Pad ma sambha)、日光(Nyi ma ’od zer)、狮子吼(Seng ge sgra sgrog)、忿怒金刚(rDo rje gro lod)、莲花金刚(mTsho skyes rdo rje)、莲花王(Pad ma rgyal po)、爱慧(Blo ldan mchog sred),尤其是在17世纪以后,广泛流行于西藏的造像和唐卡和作品中。这件十七世纪铜鎏金莲师日光像,即是莲师八变的一组造像中的一尊。

Lot 316 十七世纪?铜鎏金莲师日光像
规格:29.5 cm. high
估价:5,000,000 - 6,000,000人民币

此像中,莲师发髻为瑜伽师的盘发,发髻顶上有金刚杵头,暗示其作为密修者的身份。头戴五叶骷髅冠,冠叶之间系联珠串为饰,束发缯带飘扬于耳后,戴圆形大耳环,双眉微蹙,双目圆睁,鼻梁高挺,双唇微张,似在发出低沉而严厉的诵咒之声,其形象属于微嗔与忿怒相之间,体现出他作为密咒大师的威严与法力之巨大,与藏传佛教大成就者像有几分神似之处。

拍品上身袒裸,斜披胳腋,有项链和交叉的联珠串严身,腹略鼓起,下身着虎皮裙,虎皮裙也以联珠相系,与大成就者的造型无异。帔帛从两肩而下,右侧飘荡于腿上和莲座上,左侧自左腿下穿过,落于莲台面上,线条婉转流畅,体现出艺术家造像水平的不俗。

莲师右手伸出倚靠右腿上,持物缺失,左手持莲茎,莲花在左肩头开敷,莲上有日轮,比较其他图像可知,他右手当持三叉戟,这是莲师八变之一“日光”的形象。莲师以舒坐式坐于莲台上,莲台有仰覆莲,莲瓣排列整齐,瓣尖有小的卷草纹。
   
此尊造像高29.5厘米,红铜鎏金,用铜厚重,鎏金深厚明亮,莲瓣排列整齐均匀,外瓣尖尖锐,通体打磨光滑,明显具有扎什璃玛造像的特征。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此尊造像当为八尊一组中的一尊,其余七尊散落各处,难寻踪迹。目前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找到一尊“爱慧”像,从其鎏金、璎珞做工、莲瓣形式等特征足可看出,它与“日光”应属同一组莲师八变造像 ,殊为难得。

查目前发表过的莲师八变的铜造像来看,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制作精良程度,此二尊当属精品之作。其技术纯熟,工艺精致,鎏金深厚,包括莲瓣的做法远超同时代的其他莲师八变为主题的作品。

卣为盛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诗经大雅江汉》中有“厘尔圭瓒,秬鬯一卣”的诗句,意思是赐你圭柄玉瓒,香酒一卣。其中,秬鬯是上古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以香草与黑黍酿制而成的酒,色黄而芳香,是皇家贵族赏赐有功的诸侯和祭祀神灵时用。而卣便是盛放秬鬯的酒器,为古盛酒器中最重要的一类。其器型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或作鸱鸮形,或作虎吃人形等等。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做工精致,通体花纹富丽繁缛,给人以威严庄重之感。

这件明错金银饕餮纹提梁卣,整体呈扁圆形,周身布云雷纹。正面及两侧都有棱脊,棱脊上错一条银线。直口、束颈,颈下腹上有一圈云雷纹锦地,正反两面各有两只对称的凤鸟纹。相对的凤鸟中间有一凸起的兽首。卣下腹鼓,在云雷纹锦地上饰兽面纹。高圈足,足上部两面各饰相对称的凤鸟纹。

Lot 317 明?错金银饕餮纹提梁卣
规格:34 cm. high
估价:1,200,000 - 1,800,000人民币
参阅:《西清古鉴疏?第三册》(卷十至卷十五),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页412

拍品腹上部有圆环,环内套一兽首提梁。盖上为瓜棱圆钮,错金银装饰。盖面有四棱脊将盖面均分四等分。云雷纹锦地上饰两兽面纹。

整件提梁卣突出动物纹样的装饰性,凸起的块面上以粗细相间的几何纹银丝镶嵌,眼部错金,装饰性极强。繁复华美的错金银工艺与神秘古远的青铜器纹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拍品线条流畅自然,技巧高超精湛,包浆圆融,应得主人勤时摩弄,继以岁月,方得此宝光。置之高斋,虽非上古彝器,亦足可清赏。

错金银工艺兴盛于春秋中晚期,工艺要求复杂精细,此器金银丝线镶嵌完美,填划曲线自然生动,磋磨光滑平润,实属难得精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内言卣,可为参考。卣为青铜盛酒器,此提梁卣造型仿制规矩,做工考究,深得上古遗风,加以明代高超的制作技术,魅力非凡。

拍品造型与《西清古鉴》中著录之周伯和卣造型极为相似,或即以此卣为本铸造而就。《西清古鉴》著录乾隆宫廷收藏青铜器的专书。这书名中“西清”二字颇有渊源,其最早用意为西箱清净之地。

宋代之后常指代宫中的馆阁,而指代宫禁燕闲之地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到了清代清宫南书房也称西清。宋代以来《宣和博古图》、《考古图》、《啸堂集古录》等有关青铜器收藏、研究的书层出不穷。

无论是学者的考证研究还是文人书斋的古雅陈设,青铜器收藏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收藏门类。保利香港2014年10月7日拍过一件清宫旧藏错金银仲驹卣,编号3449,其尺寸、造型与本件拍品十分接近,可为本件拍品参阅。

Lot 318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三羊开泰尊
规格:31.5 cm. high
估价:3,800,000 - 5,000,000 人民币
记录:香港苏富比,2003年10月26日,编号138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 卷一册下》,紫禁城出版社,页378,图175
2、《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青花釉里红(下)》,紫禁城出版社,图92

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多见仿上古三代青铜器造型的瓷器,三羊尊即为一例。可见青铜器原型,如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收藏一例商代青铜三羊尊。清一代三羊尊器型创烧于雍正年间,据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乾隆皇帝曾下发“厂官釉三羊尊”让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此处所言“厂官釉三羊尊”应是雍正朝作品。

这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三羊开泰尊,撇口,束颈,鼓腹,圈足。腹上起两层凸弦纹,将鼓腹分为三段,三段分别饰以缠枝花卉纹,巴洛克风格卷花纹,及海水纹。鼓腹及束颈相接处,有三羊钮,束颈上绘缠枝花卉纹及海水纹。

青花洋彩为乾隆官窑中的特殊品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洋彩描绘纹饰,形成不同于粉彩和青花五彩的装饰效果。据清代宫廷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九江关监督额尔登布进贡的物品中,有白地青花洋彩玉堂富贵宝月瓶一对,应为与拍品相类的品种。抱月瓶通体以青花洋彩为饰,腹部满绘缠枝西洋花卉,枝叶相互勾连缠绕,呈左右对称分布。

一件清乾隆青花洋彩缠枝花卉纹抱月瓶,直口微侈,束颈,丰肩,颈肩相交处饰对称有螭龙形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足端略外撇。

Lot 319 清乾隆?青花洋彩缠枝花卉纹抱月瓶
规格:49 cm. high
估价:1,200,000 - 2,000,000人民币
参阅:巴黎苏富比,2007年12月6日,编号80

此瓶圆若满月,故称“宝月瓶”或“抱月瓶”。抱月瓶造型源自阿拉伯地区的金属或玻璃器皿,永乐时期仿造该类器皿应为朝贡贸易之需。又可称为“葫芦瓶”或“宝月瓶”。乾隆时期的器物量多质精,器型新颖,胎骨精细,釉色洁白,纹饰华丽,既有仿古之气,又有工细新巧的本朝特点。瓶身满绘青花洋彩缠枝花卉,口沿装饰一周变形如意云头纹。肩上一对螭龙满施矾红彩。此瓶“满工”装饰,绘工精细,布局合理,纹饰繁而不乱,色彩淡雅宜人,给人以柔媚旖旎之感。

整器纹饰题材和绘画技法具有典型的西洋巴洛克风格,强调色彩渲染的层次过渡,更真实表现花卉质感与色彩,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风格。

无瑕:重要中国瓷器




Lot 208 清乾隆?仿宣德红釉蒜头瓶
规格:28.5 cm. high
估价:600,000 - 8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始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宋人认为可塞其口,而瓶颈细长便于握持,瓶腹扁矮可以盛装,故称之为温壶,用作酒器。明、清仿古之风盛行,御窑厂多有仿制,见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单色釉品种,均作宫廷陈设及花器使用。

本件清乾隆仿宣德红釉蒜头瓶,长颈,溜肩,垂圆腹,圈足,其整体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所施红一色,匀净莹亮,静穆古雅,胎骨细薄坚致,丽质怡人,远视之,宛若佳人玉立,风韵无限。圈足内青花“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明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官窑停烧,却给民窑生产带来了历史机遇,步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从大量崇祯、明末清初拍品来看,当时民窑瓷器的工艺水平已经不输嘉万制品,精者有的甚至超过了嘉万官窑产品。明晚期文人阶层的介入,促进了各类工艺品步入了一个兴盛期,民窑瓷器的烧制也别开生面。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内销的民窑瓷器绘画上增添了更多文人味。

筒瓶是崇祯时期的典型器形,此件明崇祯青花人物故事图筒瓶,唇口束颈、直腹下敛、底足平实,呈直筒形,造型挺拔,为这一时期的标准形制。晚明时期时局动荡,此种造型也寓有“天下一统”的良好祝愿。

Lot 213 明崇祯?青花人物故事图筒瓶
规格:48.5 cm. high
估价:500,000 - 800,000 人民币
记录:巴黎苏富比,2017年6月22日,编号219

整器通施白釉,颈部自口沿处饰一周蕉叶纹,瓶腹通景青花绘加官进爵人物故事图案。一官人正在接受面前差人恭贺,身后有几位侍者,或手举仪仗或手捧锦盒,诠释了“加官进爵”的美好吉祥寓意。所绘岩石,颇具质感,青花发色鲜妍夺目,分水技法细腻,笔触纤巧精致,状物有神。高超娴熟的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衣褶折迭错落之处尤见功力。

晚明画意转变,下启康熙瓷画流行戏剧故事人物之先声,开一代未有之潮流,由此可见证一二。此筒瓶从画风上具有典型明末时期的风格,譬如地上的“V”形草纹,山石边的鱼卵状叶片,中茎留白的蕉叶纹,皴染画法的山石,平行括号状的浮云以及蕉叶山石旁的椿叶点,如此诸多特点俱是典型标准器之要素。纵观上述分析,此件崇祯筒瓶乃是时代之杰作,罕见之珍品,于明末之瓷器史中有其独特地位,当是研究、赏玩、珍藏、沿袭的不二之选。

Lot 214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盘
规格:40 cm. diam
估价:600,000 - 800,000 人民币
来源:爱新觉罗·启蒙旧藏
记录:上海新世纪,2000年9月16日,爱新觉罗·启蒙专场,编号3
出版:《瓷中佳趣》,2015年,金立言,页142-143,编号48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盘,拍品形制规整,胎质细腻,清韵可人,盘心及内壁均以青花描绘各式花卉纹样,与盘心纹饰相互呼应,藤蔓缠绕,花朵娇娆,安放有序,构图满密清晰,绘画流畅细腻,纹饰鲜活传神,青料浓淡兼施,苍翠欲滴,实为佳品。底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中国骨董    






Lot 28 清康熙 御制青花矾红云龙赶珠纹大碗
规格:21.5 cm.diam
估价:350,000 - 500,000人民币
创作年代 清康熙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页246,图222

此碗敞口,弧腹,圈足。外壁口沿与底足双线间以青花绘云纹、火珠与海浪纹,矾红彩绘行龙腾跃其间,龙纹矫健,云纹飘逸,颇具动感。

拍品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洁莹润,矾红彩细润明艳,青花发色纯正,对比强烈,更显妍丽。此碗式为典型宫廷内府样式,尺寸亦为标准大小。

本品模板原属成化官窑隽品,唯成化有之,后世康熙皇帝力图仿效,其瓷胎、白釉、成型、青料、画工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宫碗胎壁轻薄坚质,饱满端庄,无可挑剔。湛蓝的青花与妍丽浓重的红彩对比鲜明,相得益彰。

这件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抱月瓶恢宏雄伟,古雅端庄,为乾隆时期大器型瓷器之一。唇口直颈,颈饰变形双螭耳,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雍正至乾隆早期瓶类典雅的耳式之一,圆硕而扁平的瓶体与灵空优美的双耳搭配,在整体视觉效果上达到均衡虚实之感,使得器形稳重而不失秀美。

Lot 49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抱月瓶
规格:50 cm.high
估价:1,500,000 - 2,000,000人民币
记录:北京保利,2013年12月4日,编号6150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
1、《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上)》,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图35
2、《宫廷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295
3、《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研究丛书:清代瓷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图83
4、《中国陶磁:出光美术馆蔵品図录》,出光美术馆,1987年,图94
5、《福寿康宁——吉祥图案瓷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5年,页85,图11

拍品通体以青花装饰,瓶腹两面绘主题纹饰八吉祥,腹部中央圆形凸面则饰以放射式图案花,其它部位均绘以缠枝灵芝纹。其青花苍雅亮丽,翠妍欲滴,釉质清莹厚润,点涂一法竭力展现接近永宣青花凝重的水墨效果。尤其八吉祥纹饰,纷繁复杂,绘画却细致入微,颇见功力,两侧飘带折叠多变,轻盈如真,动感强烈,为乾隆青花御瓷少有之隽品。

扁壶扁腹所绘“八吉祥”纹饰,为佛教之八宝,为佛前供器,分别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长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而无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长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此瓶青花色泽艳丽,色重处可见细密瘢痕,为刻意模仿永乐、宣德青花晕散之效果。此式造型乃借鉴永宣抱月瓶稍加化裁而成,最早源于雍正朝,存世实物可参见日本出光美术馆典藏的“清雍正青花莲瓣文扁壶”,乾隆朝继之,两者品质相当,虽是在青花色泽和绘画技法摹古永宣,然纹饰布局和造型细节上却是创新颇多,特别是主题纹饰八吉祥的出现,彰显著浓重的密宗色彩,为雍乾父子崇佛礼佛的历史见证。

在清宫档案中,这种双耳扁瓶被称为“宝月瓶”、“马褂瓶”或“放大马褂瓶”,是乾隆皇帝颇为青睐的器形,乾隆帝屡次下旨命唐英烧造。如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下达的烧造清单中,就有“宣窑青花放大马褂瓶一件”,应与此瓶形制相近。此瓶造型体量硕大,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皇家气派尽显。应为唐英主持窑务的乾隆早期御窑厂代表器物。

一对清乾隆豆青釉矾红彩团凤纹碗,撇口,弧腹,圈足。碗身内外施以豆青釉,碗壁用矾红绘制五组团凤纹,凤鸟展翅,凤目尖喙,羽丰尾长,仪表威仪。

Lot 54 清乾隆?豆青釉矾红彩团凤纹碗一对
规格:14 cm.diam.
估价:380,000 - 500,000人民币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矾红是陶瓷低温釉上颜料,明代嘉靖时,御器厂以矾红釉取代铜红釉。到清代时,矾红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鲜艳,华丽凝重。此对碗造型端庄稳重,图案规整,绘画生动,釉色纯正,与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寓意吉祥,是艺术及历史价值都极高的收藏品。

明天启一朝仅有七年,瓷业萧条,故天启朝瓷器数量稀少,能流传至今者更为罕有。这件明天启青花五老观画图三足洗,外壁以青花通景绘五老观画图。山林草泽间,四位老人正伸展开一幅画卷欣赏,另一位则立于不远处的松下。

Lot 110 明天启?青花五老观画图三足洗
规格:19 cm.diam
估价:120,000 - 180,000人民币
记录:北京翰海,1996年6月30日,编号995

本品无论造型、青花,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所谓“五老”,分别指北宋时代的杜衍、王涣、毕世长、冯平、朱贯五人,他们都是朝中重臣,退休后在睢阳寓居休养,也称“淮阳五老”。

一件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图大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敛,平底。青花通景绘群仙祝寿图,图中寿星手持如意,面带微笑坐在仙石之上。周围簇拥着一群仙道人物。

Lot 124 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图大罐
规格:52.5 cm.high
估价:400,000 - 600,000人民币
款识:“大明嘉靖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参阅:
1、《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北京出版社,2004年,页124,图110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04,图97

八仙中吕洞宾肩负斩妖剑,手捧仙桃;韩湘子吹着笛子;张果老手持鼓棒;远处有钟离权手执神扇;何仙姑捧着荷花;蓝采和手拿响板;铁拐李扶着拐杖。还有合和二仙、老子、姜太公,并有二仙乘凤降下。

拍品通景描绘群仙向寿老祝寿的热闹场面,众人当中有些还手持贺词卷轴。最有趣是其中一人施法画出五爪龙,象征皇帝列席庆典。其构图极为生动,将神仙的超脱描绘得栩栩如生。层次分明,色调明快的青花极为柔和,洒脱流利的线条将人物勾勒得淋漓尽致。

此器青花色泽浓重鲜艳,幽菁可爱,笔法酣畅,体现出嘉靖青花瓷自由豪放的艺术特色。嘉靖后期政局不稳,加上景德镇御窑匠力有不逮,导致制作水平下降。拍品纹饰细致精彩,质量极高,应属嘉靖早期优秀作品。

晚清时期,慈禧主政,遂成同光中兴,地位无人能及。储秀宫乃慈禧二度居住过的寝宫,咸丰年间 “兰贵人”在此诞下同治帝载淳,又于光绪十年(1885)其五十大寿时,再移居回此处。

御窑厂瓷器之烧造,亦以慈禧御用瓷器为最精,远超当时落有年款的官窑瓷器。晚清时期,慈禧主政,遂成同光中兴,地位无人能及。这件清光绪黄地素三彩赶珠龙纹四季花卉大盘,即为晚清素三彩之精绝,外底白釉青花书写“储秀宫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可知系慈禧太后御用瓷器,甚为尊贵。

Lot 142 清光绪?黄地素三彩赶珠龙纹四季花卉大盘
规格:46.7 cm.diam.
估价:150,000 - 200,000人民币
款识:“储秀宫製”四字双行篆书款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173,图3-132

此盘撇口浅腹,弧壁,平底圈足。器物内外施黄釉地,釉质莹润,底部施白釉,盘心及外壁各绘紫绿彩双龙戏珠纹,口沿内饰牡丹、菊花、莲荷等四季折枝花卉一周,可观太后嗜花之雅趣。花纹上所施淡绿彩,于素三彩添彩中最是特别,其色净碧莹澈,如一泓清水,于满盘华贵威严之上,平添雅韵。

拍品较之其他慈禧御瓷的柔美,更见满盘王者气象,甚是难得。应制于光绪十年以后,慈禧“二度垂帘”之际。见盘上之五爪龙纹,乃帝王之象征,可旁窥慈禧当时“太上皇”身份之显赫。整盘观之周正大气,尽呈皇家气象,雍容万千。而作为历史之见证,更显不凡意义。

Lot 174 哥窑花口杯
规格:8 cm.long
估价:150,000 - 180,000人民币
来源:卡尔·坎普(签)

一件哥窑花口杯,拍品形制小巧,作花口状,器型古雅隽美。造型端庄古朴,所敷施釉色厚润犹如凝脂,宝光内蕴,周身纹片致密,深者呈紫褐色,浅者则为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遂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


Lot 184 白釉花口盘
规格:13.3 cm.diam
估价:220,000 - 300,000人民币
来源:日本私人收藏,购于1990年代
记录:香港佳士得,2016年4月5日,编号80
出版:Kuro to Shiro~Sojin,东京,2015年,页11

这件白釉花口盘,盘口呈五瓣花口状,撇口,斜弧腹,圈足。内底平,胎体自口沿至器底逐渐加厚。内外施白釉,釉色莹润,内外壁釉光温润。胎质细腻,烧结程度高。整器胎体周正,釉面光洁,加之器形毓秀灵动,十分难得。

Lot 185 耀州窑白地褐彩盘
规格:14.3 cm.diam.
估价:220,000 - 300,000 人民币
来源:日本私人收藏,购于1990年代
记录:香港佳士得,2016年4月5日,编号92
出版:Kuro to Shiro~Sojin,东京,2015年,页2

此件耀州窑白地褐彩盘撇口,斜腹,器壁施黑釉,呈五连弧状环绕一周,中心留白露胎。露胎处绘褐彩花卉纹,花纹动态十足,极具写实艺术性。耀州窑的这种素地彩,无论纹样与风格应是受西亚波斯彩绘陶器与伊斯兰早期琉璃器等装饰艺术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