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信息详情 INFORMATION DETAILS

首拍一鸣惊人!日本萬邦10月珍藏拍卖再推重器
2023年10月12日 来源:


萬邦由日本资深古董商设立,该团队在古美术领域沉淀了30余年。在今年7月底举行的首拍中,萬邦一战成名,为大家呈献了一场高古艺术盛宴,青铜器更是战绩惊人,四件重器逾亿日元成交,迅速奠定了萬邦在艺术品市场的地位。10月16日,萬邦将举行2023年10月珍藏拍卖,联拍在线全程直播,并提供实时同步竞拍技术和服务支持。



本次拍卖共计上线七大专场,呈现包括明清瓷珍、高古瓷、高丽瓷、高古铜器、文房清玩、佛造像、漆器、玉器、家具工艺品、中国书画等品类在内的500余件东瀛生货,有诸多馆藏级重器现身,老窑瓷、青铜器更是惊喜连连。一件龙泉琮式瓶,为典型的宋样式,品相完整,曾于2012年上拍香港苏富比,来源可靠,11年后再现市场,实为可贵。此父丁鼎是这次上拍青铜器中文物等级很高的一件,不仅保存状况完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且如该鼎大尺寸者,在拍卖市场上亦十分罕见。另有蝉纹三足铜鼎方格乳钉纹簋,均为市场难得一见的青铜器精品,同样值得关注。


精品赏析



Lot 131

此父丁鼎

尺寸:H 24.3cm,D 20.5cm

起拍价格:2,000,000 日元

铭文:此父丁


此件青铜蝉纹鼎造型浑圆,直口上对称地铸出两个直立的厚耳,丰满的腹部下有三条均匀分布的立柱形足,反映了商代铜器厚实稳重的一般作风。鼎腹的上方,引人注目地铸出一条带状纹饰,母题是非常写实,非常生活化的蝉。蝉作方向一致的横向连续排列,线条粗细有致、繁简得当,蝉纹的下方,是一周由雷纹组成的倒三角纹带,两者之间,由一周二方连续的卷云纹连接,三条立柱足上亦有蝉纹。此鼎整体图案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图案中以若干首尾相接的蝉为装饰,即后世所谓的「蝉联」之意。又有「蝉嫣」一词,同样是寓意一脉相承而连续不断。在作为宝器的铜鼎上醒目位置铸出蝉联纹,大约反映了鼎的主人希望安定富贵的生活能代代相传的心态。



蝉纹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是在商代晚期,盛行于商末周初,主要装饰在鼎腹、爵流之上,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上的写实性蝉纹少见,变形蝉纹还有出现。蝉纹的构图方式极具特色,垂叶三角形的蝉体连续排列,体现出对称感和节奏感,富于视觉冲击力,与鼎敦厚朴实的整体造型相得益彰。此蝉纹鼎保存完好,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珍品。与此鼎类似器物见于:1982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875号墓出土的商代晚期蝉纹鼎,通高23.5cm、口径17.5cm。上海博物馆藏商代晚期 鼎,高19.3cm、口径15.7cm,射女鼎,高25.1cm、口径20.7cm。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河南安阳出土商代晚期三角蝉纹鼎,通高23.1cm。


此外,该鼎铭文内容比较简单,与《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 页969)中所收录第01595号「此父丁」铭文极为相似,可以资参考。「此父丁」是「族氏名+亲属称谓+日名」结构,其中「此」是族氏名号。铸有该族氏铭文的青铜器有多例,多为收藏品。总之,该鼎为探讨商周「此」族的组织构成、家族分化、分布迁徙、殷周政权变革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珍贵数据。它不仅保存状况完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且如该鼎大尺寸者,在拍卖市场上亦十分罕见,值得藏家注目。


参考资料


****


Lot 132

饕餮纹三足鼎

尺寸:H 21.5cm,D 15cm

起拍价格:800,000 日元


此器物为青铜饕餐纹三足鼎,束颈、立耳、深腹、分档三柱足。传统鼎形,三足圆鼎,但不同于早期鼎,壁厚,圆底,柱足。此器物腹部饰巨大饕餐纹,以云雷纹为底纹。饕餮兽面纹自良渚文化时期就存在,但它一直被称作兽面纹,直到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才开始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它的涵义有「通天地」、通生死驱鬼避邪威猛、勇敢、公正祭神等象征说法。饕餮纹虽然是拼合组成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随意拼凑的。古人对于饕餮的具象并无概念,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动物(尤其是大型禽兽)身上发现了其应有的特质,于是在塑造饕餮形象时,他们便整合了羊(牛)角(代表尊贵)、牛耳(善辨)、蛇身(神秘)、鹰爪(勇武)、鸟羽(善飞)等,神秘的怪兽有着人们熟悉的动物的器官,这就使人们能够迅速体验出应对饕餮纹怀有怎样的情感。富有神话气息的来历和外形的夸张,又使得饕餮纹狰狞恐怖,神秘威严,令人望而生畏。




饕餮纹饰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礼器上占比较大,多作为主题花纹出现在青铜器的腹部,少量在足部。此件三足鼎腹部便满布饕餮纹饰,腹部宽阔的空间给了它足够的施展余地,醒目的位置则赋予了它更多的支配性与威严感。同时,饕餮纹最重要的特征应当是其眼睛。无论怎样变化,饕餮纹都少不了那一对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的巨目。此件饕餮纹鼎便是使用高浮雕的形式,使饕餮双目变得更为突出,瞪视着外界,震撼着人心,同时也强烈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加之鼎上着红色锈斑和绿色锈斑,器形完整,制作规整、纹饰精美,较为难得,极具有收藏价值。


****


Lot 129

方格乳钉纹簋

尺寸:H 15.2cm,D 20cm

起拍价格:1,000,000 日元

铭文:乍(作)宝𣪘(簋)

参考文献:《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 卷八 食器·簋》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202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用制度简称「鼎簋制度」,已经被文献和大量出土的考古实物所证实。青铜簋与青铜鼎相配合,鼎作为炊器,用来烹煮或加热肉食,簋则为盛器,专门盛放黍稷等食粮,二者虽功能、用途不同,却构成了青铜礼器中食器组合的核心,成为明尊卑,分上下的标尺。青铜簋作是青铜礼器中重要的一类粢盛器,因其盛装食之主,遂成礼器之首




,前者多见于文献之中;后者已见于甲骨,字左似盛满食物的圆形容器,右呈以手执匕状,其含义或为祭祀宴飨盛放牺牲、食物的容器,或作为地名,金文承甲骨字形。目前所见最早的自名为的器物,出土于安阳西北岗M1003,该墓葬出土大理石石簋残片四块,在一只簋耳上阴刻辛丑,小臣……以12字铭文,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自名为的器物。商末周初,有铭青铜器多以为名。自西周中期以后,自名为者才逐渐多了起来。


此簋侈口束颈,双耳对称,微鼓的腹下是安稳的圈足,圈足有较高直裙。双龙半环耳,龙首圆目突出,下缀长方形珥,珥上饰钩状纹,耳间配置对称的兽头,散发着浓烈的凶悍之风。腹部正中,则是由云雷纹构成的菱形格,点缀其间的乳钉,使这细密的几何纹也充满了勃勃的野性。足部饰有浮雕夔龙纹。繁缛细密的变形夔纹与形象突出的乳钉纹组成了有规律的花纹图案,粗中有细,和谐统一。《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簋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但数量较少,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同时,此簋内底铸有乍(作)宝𣪘(簋)三字铭文,其中为敬辞。吴镇烽着《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 卷八 食器·簋》中所收录03898号作宝簋三字铭文可兹参考。此器整体造型威严庄重,轩昂沈稳而又不失典雅大方的美感,布局繁而不乱,刻划精细,大气规整, 如此极具动感的画面,历千年之久,依然值得细细品味。同时又显示出了武王伐纣立国后周人的虎虎生气,精湛的铸造技艺又述说着已逝的三千年前的辉煌。堪称西周铜器中之精品,极具收藏价值。


参考资料


****


Lot 128

凤鸟纹双耳簋

尺寸:H 10cm,D 15cm

起拍价格:400,000 日元


簋作为粢盛器,在商代初期以降,逐渐进入商代贵族礼仪生活的视野,在西周时期,簋与鼎成为稳定的礼器组合,受到周代贵族的重视,所谓的列鼎列簋制度,亦即鼎、簋的数量代表相应的贵族礼仪身份,《诗经・伐木》记载的「陈馈八簋」,即是该礼制的反映。




此簋侈口厚唇,竖颈圆鼓腹,高圈足,双耳饰兽首,下曳扁方垂珥。颈部饰一周凤鸟纹,浮雕兽首居中,两侧各有一只凤鸟对望,凤首微扬,冠呈多齿状,长尾上卷,华丽生动。其间并以雷纹衬地,由地纹以至高浮雕,烘托出丰富的视觉层次。腹部光素,唯圈足上饰有云雷纹。长尾凤鸟纹一般被认为流行在西周中期,为周人特有的审美创造,可以作为本簋年代的证据。内底有铭文,器身满布铜锈,彰显沧桑古旧感。此器造型周正端庄,具明显的庄穆气氛,散发着上古青铜器的那一份威严与地位。同类的簋见于两岸博物馆重要的青铜器收藏:台北故宫的「县妃」簋、上海博物馆的「保员」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辅师」簋,皆可兹比较。


****


Lot 217

灵树山子摆件

尺寸:H 6cm,W 11cm

起拍价格:10,000 日元


明清时期由于园林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奇石文化的繁荣,奇石成为园林,书斋不可或缺的空间之美,明代精致的审美理念,也深刻影响到造园选石与文房赏石。江南私家园林和京师皇家园林相映成辉,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堪称双壁。



李渔《闲情偶寄》中首次提出江南三大名石之说:「江南名峰,瑞云之外,尚有邹云峰及玉玲珑。李渔云:“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露,瘦,三字。此三峰各占一字。瑞云峰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依,所谓瘦也。」



而供石山子,作为古代文房清供之一,历来备受文人所喜爱。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载:「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嵚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宋代文人赏石,以横峰列岫式的研山造型为上选;而清代文人则更偏爱天然通透之石。本品呈灵芝形状,灵芝有多福长寿之寓意。皮质圆滑,造型独特,上天之作,可谓质、色、彩、纹、形皆备,文秀雅致,妙趣天然,为文房赏玩奇品。底座有「万里堂制」之款。陈于书案之上,掇小景,清透富雅趣,颇合古人慕山林野逸之心,顿时生色。


****


Lot 212

老坑灵壁石摆件

尺寸:H 14cm,W 22cm

起拍价格:30,000 日元


古代文人除了将大型的奇石与奇木摆放于庭园观赏,尺寸合适置于文房几案上当陈设品的称之为山子,唐宋以来,山子一直是文房雅玩之重要品类。基本上,山子就是取于大自然的奇石或怪木,或是以玉石、竹木、陶瓷等材质仿奇石,配上底座置于案头的摆设,如此可增加书房中的山水气息。诗人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是这么说的:「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覶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历代中国文人对于各类奇石如痴如醉的例子很多,最好的例子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古代文人对于奇石有着无止尽搜奇猎艳的欲望,也因此有许多创意,有山中寻获、也有湖里捞获的各式奇形怪状的雅石,其中以安徽的灵璧石以及江南的太湖石最为文人追捧。




此件灵树子原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未经任何人为修饰,天然山岳型状,原石纹理浑然天成,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老皮壳温润,整体典雅苍古,文人韵味十足,硬木台座简约大方,是一件年份高且气质高雅的文房赏石摆件,可宝可藏。


****


Lot 215

桥型山石摆件

尺寸:H 9cm,W 13cm

起拍价格:10,000 日元


《诗经》中有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菘高雄岳,骏极于天」。文人将山水神格化,山石摆件随之也成为文人士大夫钟爱之雅物,常从静观自得的生活中体会到山水的美感。




此件山石摆件,多面可观,山形俯卧,状似拱桥,又似翻卷浓云,灵飞若动,曲折盘绕,若伏若距。质若蜡脂,温润如玉。石面沟壑纵横,遍布皴皱,中有透空连接的巉岩孔洞,曲折幽微,引人入胜。苏轼曾经说:「石文而丑」。丑在奇崛,文在细腻温润。此石具瘦皱之品,形表具意,透出清逸灵秀之气,石表岩脉缭绕其上,色沉而光泽饱满,仿佛壮丽山河沉稳扎实之貌,凝重而深邃。此件可摆放室中赏玩,作书案陈设,饶有闲余把玩之趣。


****


Lot 224

寿山石伏虎罗汉摆件

尺寸:H 16cm,W 15.5cm

起拍价格:10,000 日元


伏虎罗汉是以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的形象渲染雕刻的。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就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 故称他为「伏虎罗汉」。伏虎罗汉是勇敢和坚毅的代表,寓意无所畏惧,战胜困难。




此件伏虎罗汉摆件,便是运用了典型佛教题材「伏虎罗汉」,采寿山石雕琢而成,罗汉神态平和,须发微卷,双目微阖,若有所思状。左手持书卷,坦胸露腹,半坐于虎背,模样颇显怜爱之姿,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宛然一副自得逍遥、飘然脱尘之仙姿。尤其是细部刻画一丝不苟,身形线条柔婉,人物开脸、衣褶处理,更是非俗手所能办也。罗汉身下老虎温顺乖巧,俯卧于地,头朝向罗汉,张口露齿,与罗汉相互呼应。整体古味十足,别有韵味,同时,造型端庄,包浆自然有年代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Lot 65

龙泉琮式瓶

尺寸:H 24.5cm,D 18cm

起拍价格:3,000,000 日元

拍卖记录: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 LOT 3122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页108,图97。

2.《故宫宋瓷图录——龙泉窑、哥窑及其它各窑》,台北故宫博物院,1974年,图8、9。

3.《龙泉窑青瓷》,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150,图117。


琮,音从。方柱形,内有圆孔的玉器,是新石器时期的礼器,也称为玉琮。器型是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瓷质琮式瓶沿袭了玉琮的基本形制,只是玉器之内圆,上下通透,而瓷制者加了圈足和底,演化为一种瓶。



琮式瓶始见于宋,宋代盛行仿古之风,这种瓶式系仿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外形加以变化而成,南宋官窑、龙泉窑均有这种器形。琮式瓶的烧制,到元代也沿袭下来,元代龙泉窑常见琮式瓶。明代广东石湾窑多产此类瓶,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官窑大量烧造琮式瓶,有青花、青釉、白釉、炉均釉、仿钧釉、仿官釉、仿哥窑釉等品种。景德镇也有烧造。此时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琮式瓶以宋代制品为最佳,且最为难得。北宋官窑琮式瓶特征。是一个内圆外方的瓶子,从里面看是圆的,从外面看是方的。北宋时期的工艺还不够先进,所以要先拉成一个圆,然后单做四个三角,粘在四个角上,最后挂上釉去烧。南宋以后,工艺上才达到可以烧造外方内方的瓶子的技艺。陶瓷工艺拉圆非常容易,搁在轮盘上,随着轮盘一转,立刻就能拉成圆形。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要一点点拼接起来。


北宋被灭后,金人将北宋所有名贵的东西几乎都运到东北了,其中也包括官窑瓷器。当南宋恢复祭祀制度时,很多礼器都没了,如果用金银铜等金属来做,国家的财政也不允许,所以就迫使瓷器迅速进入市场。绍兴十一年(1143),南宋跟金议和以后,政局安定下来,就需要恢复祭祀的礼仪,大量生产礼器是朝廷迫在眉睫的任务。绍兴十三年(1145),《咸淳临安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应用铜、玉者,权以陶、木。」就是本应该用铜用玉做的礼器,由于财政跟不上,可以用瓷器和木器代替。这里的"陶"就是指瓷器。这是权宜之计,变通一下。所以,琮式瓶、花觚等造型,都是南宋官窑中的礼器。



底部图


此件琮式瓶,圆口,折肩,长方体腹,圈足,形制凝重敦厚。胎体厚重,腹部四面突起,瓶身有横直线纹。宋代琮式瓶多为龙泉窑烧造,其烧造器型多为多节型长琮,古朴而端庄。观此琮式瓶,可见为典型的宋代样式。瓶身泛着酥油般的光泽,釉层肥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有着「聚沫攒珠」般的美韵。此器造型古雅,做工精湛,釉面润泽细腻,开片自然,品相完整。更难能可贵的是,此器曾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以42万人民币成交,可见其来源可靠。时隔11年,再次于萬邦拍卖与各位藏家相见,实为珍贵。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大英博物馆的宋 官窑青釉琮式瓶,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 龙泉窑青瓷琮式瓶,其样式与釉色等皆与此件拍品相似。可见此器极为珍稀,称得上是馆藏级别器物,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


****


Lot 130

双耳变龙纹免盘

尺寸:H 11.5cm,D 36.5cm

起拍价格:800,000 日元

金文释文:隹(唯)五月初吉,王才(在)周,令乍(作)册,内史易(锡)免卤百陵。免蔑,静女王休,用乍(作)般(盘)盉。其万年宝用。免盘(《集成》10161,《铭图》14515)

参阅:《殷周金文集成》10161,《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4515


此件双耳变龙纹免盘,西周时器,铭文凡33字。


盘内铭文


古代青铜水器中绝大部分用于盥洗,故亦称之为盥器,大致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包括盘、匜、鉴、壶等等。青铜盘是博物馆里最常见水器之一,属于承水器。商代以前,盘用陶制,商代早期出现了青铜盘,但数量不多,直到商代晚期青铜盘才逐渐流行起来。商周之际的青铜盘多无耳、圈足,西周以后开始有耳,有的还有流口和鋬手。



「盘」字上面为什么写作「舟」呢?这要从「皿」字说起。皿,《说文解字》记载:饭食之用器也。指的是盛饭的器皿,古人书写时常常把字竖起来,由于这样与的写法相近,久而久之就写成了字,后来为了明确,才在下面加入了字,造出了字。因此,的写法并非因为盘与船的形状相似,而是由古人造字和写字的习惯导致的。


商周时期宴前饭后要举行沃盥之礼,《礼记·内则》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时盘和匜(或盉)配套使用,年长的侍者用匜(或盉)浇水,年少的侍者持盘承接弃水。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盘盉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则多为盘匜相配。战国以后,沃盥之礼逐渐废除,盘亦被替代。




此件免盘便是在这样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下得产物。此盘浅腹平底,内底中央铸铭文3行33字;铭文清晰可辨,其章法有行无列、铭文小大不一、错落有致。其书法、金石气与古雅高远的美感水乳交融,让人耳目一新。盘腹处饰变龙纹一圈,足部饰凤纹。整体极具正统的典范之美。


今见免器共有五件,它们都是典型的王室作器,分别为免簋、免簠、免尊、免卣、免盘、其中尊、卣铭文内容相同,这些铭文中涉及三个人:井叔、周师、史懋。然而只有「免尊」因为是清宫旧藏得以完整保留(现藏故宫博物院),免簋只剩下个底(现藏上海博物馆)。另外还有一件免盘在德国。本次上拍的双耳变龙纹免盘,则与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所藏免盘极为相似,盘中铭文易相差无几,可见此器极为珍贵,堪比馆藏之物。


****


Lot 133

蝉纹三足青铜鼎

尺寸:H 22cm,D 18cm

起拍价格:4,000,000 日元


殷商青铜鼎素以造型厚重和神秘而著称,鲜有轻巧活泼的感觉。这青铜蝉纹鼎虽然仍是敦厚沉重,却形体娇小,高22厘米 口径18厘米,其装饰风格也透出浓郁的现实生活的气息。由此让我们得以管窥西周审美心理的另一个层面。



蝉纹在青铜器上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是青铜器的重要纹饰之一。晋·郭璞有《蝉赞》云:「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是说蝉有出污秽而不染,吸晨露而洁净的天性。可见,蝉纹被广泛的用于青铜器纹饰,可能代表有饮食清洁之意。商周时期,是一个文明较为发达的时代,饮食卫生在这一时期已作为一件大事受到人们的注意,上层贵族阶级更是如此。这一时期,在一些青铜器中,如鼎、爵、觚、盘上,就铸有蝉纹,蝉体大多作垂叶形三角状,腹有节状条纹,无足,近似蛹,四周填云雷纹;也有长形的蝉纹,有足,也以云雷纹作地纹。



观此蝉纹三足青铜鼎,整体造型浑圆,直口上对称地铸出两个直立的厚耳,丰满的腹部下有三条均匀分布的立柱形足,反映了殷商铜器厚实稳重的一般作风。鼎腹的上方,引人注目地铸出一条带状夔龙纹饰,母题是非常写实,非常生活化的蝉。蝉作方向一致的横向连续排列,线条粗细有致、繁简得当,蝉纹的底部,是一周由雷纹组成的倒三角纹带。整个图案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图案中以若干蝉纹相接为装饰,即后世所谓的「蝉联」之意。又有「蝉嫣」一词,同样是寓意一脉相承而连续不断。在作为宝器的铜鼎上醒目位置铸出「蝉联」纹,大约反映了鼎的主人希望安定富贵的生活能代代相传的心态。


****


Lot 55

白釉挂篮万年罐

尺寸:H 15cm

起拍价格:200,000 日元


荀子在著名的《劝学》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蓝」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染草;《说文解字》中也解释为:蓝,染青草也蓝色属于冷色系颜色,是天的色彩,凝重、肃穆而庄严,有时候近乎冷酷,甚而认为是一种不够吉祥的色彩,因而蓝色在上古时期古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种经常见到的颜色。蓝色在中国古陶瓷中出现也算是比较晚的一种色彩,至迟在唐代的三彩器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大量应用。



蓝釉从烧制温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低温蓝釉和高温蓝釉两种。无论是高温蓝釉还是低温蓝釉,都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经不同温度而烧成的。从目前存世和出土的陶瓷器物来看,唐三彩器物是最早出现以蓝釉为装饰的古代陶瓷器物,此时的蓝釉还是属于低温釉,在釉中加入铅为助熔剂,经过约80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



蓝釉在唐三彩中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其他釉色混合使用,以最常见的色彩交融方式体现出斑斓绚丽的效果,蓝色只是其中的一种釉色,这也是使用最多的方式。另一种是单一的蓝釉品种,器物表面纯以蓝色为装饰釉色,这种器物相对于前者还是较为少见的。


此件白釉挂篮万年罐,造型饱满,高贵典雅。圆唇,翻沿,短束颈,耸肩,圆鼓腹,平底。内口沿及外壁均施加白釉为底,装饰自由流淌的篮彩。釉彩简洁明亮,装饰疏朗淡雅。胫部涩胎,质地细白。实为难得一见的三彩白釉挂蓝万年罐,愿各位方家能得之宝之。


****


Lot 122

虎卧山镇

尺寸:H 4cm,D 6.5cm

起拍价格:250,000 日元


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起身时席子还会移动,因此席镇应运而生。《诗经·邶风·柏舟》有云:「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从侧面印证了古代草席易卷的特性。




早在战国时,席镇就已经非常流行,制作精美的多来自汉墓,材质多样,造型多样。关于材质的多样,从一些古代文献的记载也可见一斑:《楚辞·湘夫人》记载着「白玉兮为镇」;西汉文学家邹阳在《酒赋》中曾曰:「安广坐,列雕屏,绡绮为席,犀璩为镇。」此外,青铜制作的席镇在汉代王公贵族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战国的镇主要分为秤锤形和器盖形两种。到了汉代,席镇蔚为大观,有虎、豹、凤鸟、辟邪、羊、鹿、熊、龟、蛇以及人物等造型;工艺上,则有鎏金、错金银、嵌贝等等,百花齐放,不一而足。西汉是镇之使用及制作的鼎盛时期。大量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告诉我们,西汉人不只视镇为系压帷帐或席角之用器,也是带有辟邪祛恶之用意的符号。




魏晋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即坐在铺在地面的草席之上。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上面也要铺席,四角常用镇来压住。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带有辟邪祛恶的作用。春秋战国时就有实物遗存。席镇的造型除少量人物外,其余大都为肖生动物。常见的有虎、狮、豹、龟、鹿、羊等。汉代人视它们为除邪恶、吉祥纳福的动物。这些动物的姿态通常作蜷屈,蟠伏状、底部平坦,自身保持一定重量,质地以金属玉石制作为多,便于压物,这是席镇的主要特点。


此件汉虎卧山镇,便是汉代镇之代表。虎呈卧虎状,靠山而憩,整体造型生动形象,睡虎栩栩如生,镇上绿锈明亮,整体保存良好,十分珍贵。


****


Lot 120

龙纹金具

尺寸:L 8.5cm

起拍价格:200,000 日元


商周期、龙纹是作为象征「天命神秘」的青铜器主要装饰面设计的。青铜器以其雄浑、庄严、稳重的美学风格体现「天命」的威。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也采用严格按照器形结构分区和中轴対称的构图方法。龙纹形体和分区的空间必须配合妥贴,由于商周青铜器以矩形为主轴,寓圆于方,用垂直与水平的线型分割,因此,商周期的龙纹造型、也由垂直与水平线作主要架构,弧线处于补助的地位,充满理性精神。在图案构成上属于严谨的格局。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已摆脱商周时期的凝滞、拘瑾、刻一的格局。青铜工艺也渐向具有实用意又的轻型和多様化发展。此件战国龙纹金具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龙纹对称规整,线条轮廓刚劲利落,春秋时温柔缠绵之风逐渐消失,出现了刚劲有力的风格,龙身修长,有强烈的动感,盘旋曲折呈S形,龙纹张牙舞爪,神态凶猛,尤为罕见珍贵。


背面图


****


Lot 64

巩县窑贡碗

尺寸:H 6.5cm,D 16.5cm

起拍价格:400,000 日元


巩县窑因其窑址在河南省巩县而得名。巩县窑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唐代北方著名大窑,特别是在唐代白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盛唐时是巩县窑最兴旺辉煌的阶段,至唐开元、天宝年后逐渐衰落。均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黄釉瓷及三彩、黄、绿、蓝等单色釉陶器。巩县窑白瓷胎料纯净、细腻,拉坯认真、技能精练,修胎严谨细密,轮旋极其规整,制型美观讲究。




巩县窑的白瓷产品最为出色,是唐代北方白瓷的杰出代表之一。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产品内容繁多,品种丰富,生活用品有碗、盘、瓶、罐、壶、钵、杯、灯、炉、枕等。其中仅碗类品种,目前河南考古界采集到的标本已有11种类型,式样丰富、各具特色。由此可见,唐代巩县窑白瓷产量之大、品种之恢宏浩繁。


此件巩县窑贡碗,敞口厚壁,口唇外撇,深口平底,腰腹处起楞线一圈,胎体厚重。通体釉色纯净,造型简朴大气,为典型的巩县窑,可玩可赏。


底部图


****


Lot 243

明崇祯 高士纹小钵

尺寸:H 7cm,D 11cm

起拍价格:250,000 日元


明代崇祯一朝(1628-1644年)处于中国陶瓷史上的明末清初阶段。这期间官窑烧造的衰落、政府控制的松动直接导致优秀工匠、上好原材料与先进生产工艺流入民间,民窑业籍此得到极大发展,成为明末景德镇瓷器烧造的主要力量,其中不少生产水平较高的官古户都承担起完成御器厂基本停工后宫廷用瓷的烧造任务。



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瓷精品以其清新爽朗、生动活泼的风格而独树一帜。这时期的青花瓷生产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青料处理工艺技术的革新和成熟,即从原先物理的水选法改为化学的火煅法。国产青料经煅烧后钴含量提高,铁含量降低,有利于发出亮丽鲜艳的色泽,并且青花「分水」技法逐渐成熟,渲染浓淡分明层次多变,为后来的清代康熙青花打下了基础。



此件明崇祯小钵,胎质坚细,修胎规整,底足为不施釉的细白砂底。整体器型浑圆而饱满,钵内保留较宽的拉坯痕迹。钵上青花绘画,摆脱了嘉靖、万历以来繁缛、密不透风的风格,显现出清丽疏朗。所绘人物生动形象,三名高士在林间高谈阔论之情形跃然于眼前。可以说是极为典型的崇祯时期器物。


底部图


****


Lot 61

三彩双龙耳瓶

尺寸:H 32.5cm

起拍价格:250,000 日元

参考:

1.唐代三彩龙耳瓶,载《中国陶瓷大系汉唐陶瓷大全》,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5年出版,第452页

2.唐时代8世纪唐三彩龙耳瓶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编号TG-647


「三彩双龙耳瓶」以两个对称的双龙衔住瓶口为柄,造型优美高雅,制作相当精致。这种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始见于北朝,盛于隋、唐。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器型端正,保存完整,属唐代三彩瓷器的精美之作。



此件唐三彩双龙瓶,器身呈长卵形,盘口,细长颈,腹部丰满,至胫部渐收。龙头紧衔瓶口两侧,龙身连接盘口与瓶肩,构成高耸弧形耳状,器形大气端庄。瓶以白色黏土为胎,填充含铅的低温釉,并加入铁、铜、锰、钴等多种金属,烧制呈现多种颜色。施釉运用了唐代特有的开花三彩技法。其中龙头和龙背的突起部分有意识地满施绿色釉彩,瓶身躯干部分则用鲜艳的绿色和褐色釉料使之流淌渗化,整体色彩鲜艳华丽。




龙耳瓶被认为是西方起源的器型,器耳根部分的贴花也无疑是借鉴了西亚金银器的装饰手法,加以白瓷和三彩结合的大唐异域趣味,使整件作品实现了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技术的结合而具独特的装饰艺术水平。


龙耳瓶造型是隋到初唐时期陶瓷的样式,但流行制式几乎都是白瓷,如隋大业四年的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以及唐代初年的白釉双龙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因此,此件彩色作品显得尤其珍贵。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唐三彩贴花龙耳瓶、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唐三彩双龙耳瓶可为同类器型例证。


底部图


****


Lot 103

鸳鸯双鹊绕花枝镜

尺寸:D 15.6cm

起拍价格:250,000 日元


此镜八出葵花形,内作圆形,圆钮。镜形似一朵盛开的花瓣。主纹为鸳鸯双鹊绕四花枝。四鸟借口衔绶带,绶带漂浮方式两两相同。其中两只展翅飞翔,一鹊拖着长尾。鸳鸯则静立于花枝之上,羽翼未张,遥相对望。边缘八瓣中如意云纹与蜂蝶相间环列。此型铜镜出土或传世都比较多,是当时极为流行的一种纹饰。陕西扶风博物馆藏此类镜一面,可资参考。


镜面图


****


Lot 104

金银错纹铜镜

尺寸:L 12.5cm

起拍价格:250,000 日元


金银错纹铜镜为古镜之一种。将金、银丝或片,制成各种图案,嵌入铜镜背面作为装饰的一种镜子。金银错工艺,最早出现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相当流行。金银错纹镜,根据纹饰不同,可分为两种:狩猎纹镜和虺龙纹镜。金银错狩猎纹镜为通常为圆形,小纽,双重圆纽座。夹层,以镜背外缘包嵌镜面制成,人兽搏斗和龙凤涡纹等主纹,都用「金错」,周围相衬的小涡纹用「银错」。


此件金银错纹镜,为圆形,夹层,以镜背之外缘包嵌镜面而成。小圆钮,方纽座,周边凹面形方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主纹饰分为两组,一组为两只错金山羊,双目圆睁,呈蹬蹄状;一组为两只凤凰,呈展翅状。双凤与双羊的身躯都错以金丝,使得整体更为华美富贵。此件金银错纹镜制作精工,十分名贵,出土甚少。


镜面图


****


Lot 39

霍州窑龙柄白瓷杯

尺寸:H 5cm,D 11cm

起拍价格:100,000 日元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这样描述:「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俄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可见霍州窑的精细品与定窑器相比毫不逊色。


霍州窑瓷器多以纯白、清透为主旨,与定窑产品追逐的玉质感也有很大不同。霍州窑整体釉色光亮,釉层厚度偏浅,白度高于定窑,此特点也更符合金元政权的审美取向。无论是金代还是元代,现在能看到的霍州窑精品白瓷有许多酒具,专为金元时期达官显贵的烧制,这和其善于仿金银器的特点密不可分。霍州窑瓷酒具能与当时的金银器酒具一一对应。





此霍州窑龙柄白瓷杯,弧壁,矮圈足。底部留有五个支丁痕,系支烧所留。龙形手柄,惟妙惟肖。此杯通体施白釉,呈白色半透明状,釉色白中微微泛黄,施釉较薄,不及底。可以见胎,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可看到胎上的旋坯痕。本器造型精致典雅,细致入微,实为霍州窑精品之一,十分难得可贵。


****


Lot 60

白瓷滴釉罐

尺寸:H 18cm,H 17cm

起拍价格:300,000 日元


陶瓷中的「中国白」至简至美,承载着臻于化境的历代审美追求。白瓷的诞生晚于青瓷,滥觞于北朝贵族,经隋唐两代进入皇家视野,到了宋代,定窑白瓷一度冠绝五大官窑。元代,民间烧造的白瓷就随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船只远销海外,罕见的「卵白釉」成为元代官用瓷器的代表。明代永乐年间,「甜白釉」被奉为稀世珍宝,德化白瓷至今仍是「中国白」的代名词。




白瓷发源于北方,目前中国最早的白瓷出土于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葬。1972年,考古人员从这座墓葬中发掘清理出10余件瓷器,其中有5件是罕见的白瓷。从出土的墓志铭中得知,墓主人为北齐骠骑大将军范粹,从一品,他离世时年仅27岁。范将军被厚葬于此,随葬品等级规格极高,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发展水平的高峰。


此对北齐白瓷滴釉罐,罐呈椭圆形,口外撇,平底。器外壁以白釉为地,釉质薄而润,玻璃感较强,白釉中泛着黄色。釉上以黄、绿色挂染,三彩罐彩釉呈条斑状,自然向下流动迭加,不规则斑纹,温润多变。器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白色,口与内壁不施釉,典型的北齐白瓷特征。此罐器型标准,丰满端庄,胎体坚致洁白,可宝可藏。


****


Lot 20

白瓷壶

尺寸:H 28.5cm,D 11.5cm

起拍价格:80,000 日元


白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器品种之一,创烧于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是在青瓷的基础上改进而烧制成的。白瓷的诞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飞跃,为此后历代各种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北朝时期窑场有河北内丘、河南安阳和山东淄博等地。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器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白瓷,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共10件,质地较粗,釉色泛黄或泛灰,白瓷制造工艺尚处于早期阶段。



隋代的白瓷生产工艺发展迅速,制作技巧不断提高。隋代生产白瓷的瓷窑有河南巩县窑和河北内丘、临城等地。1959年河南安阳隋张盛墓出土的白瓷围棋盘、三环足盘等,1957年西安隋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鸡首壶、双耳扁壶、双耳罐等,以及陕西隋姬威墓出土白瓷罐等,均是隋代白瓷的上佳之作。北朝至隋代,北方白瓷的发展为唐代瓷器生产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白瓷的生产进入到全盛时期,白瓷窑口林立,多在北方。有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其中以邢窑最为著名,质量最佳。陆羽《茶经》中称赞邢窑瓷器类银类雪。在唐代,邢窑白瓷与南方越窑青瓷名誉天下,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


此件唐代白瓷壶,圆唇,鼓腹,平底。胎质坚实细腻,内外施透明釉,釉质莹润,积釉处泛水绿色。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纹。整体制作精巧,浑圆饱满,反映出唐人的美学意识,时代特征鲜明。


****


Lot 124

嵌金银凤首香熏

尺寸:H 15cm,D 6.5cm

起拍价格:800,000 日元


熏炉,即香炉,是古时候一种非常重要的熏香用具。熏香的习俗在我国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古人用熏香的方式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以及祭祀神灵等。在众多的熏香器具中,熏炉是特别的存在,尤其是战汉时期的熏炉更是与众不同,令人神往。



战国时期,古人就喜欢在室内熏香,这种习俗到汉代仍然广为流传。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各种异域香料进入到中原地区,使得熏香的香料选择性更多。汉代古人在享受生活时也非常喜欢用熏香,因而熏炉的数量与日俱增,并且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远销到海外。


熏炉的材质主要以陶质和铜质最为多见。陶质熏炉主要是用红陶和灰陶制成,或者是彩绘的陶熏炉。制作工艺参差不齐,部分陶熏炉制作粗糙,装饰较少,一般多为丧葬明器,还有部分陶熏炉制作工艺极为精细,而且色彩绚美多姿。铜质熏炉多为青铜铸造而成。铜质熏炉的所有者一般都是上层贵族,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精致的器物。铜质熏炉制作工艺精湛,多作为赏赐之物。



此件汉代青铜熏炉,展现出一种很独特的青铜器制作工艺水准,质地敦厚而坚实,造型古朴而典雅,反映了汉代兴盛的青铜铸造业和精湛的工艺水准。盖顶塑引颈立凤。镂空盖及炉身嵌满金银纹饰,高足圆底,炉座为喇叭口形。炉座亦雕刻有龙凤兽形,使熏炉有一种雕塑艺术的质感。凤钮熏炉的出现预示著香炉在往更深度的造型艺术领域发展。试想,在那时幽雅静谧的书斋或居室中,青烟从此件熏炉中袅袅升起,香雾萦绕,为室主人雅致的生活又增添一份诗趣。


****


Lot 231

玉堂石叟铜嵌银丝持卷观音立像

尺寸:H 48cm

起拍价格:400,000 日元


观音流行于五代及北宋时期,在敦煌石窟所发现的绢画即可作为最佳左证。其次,五代宋初画家如王齐翰、曹仲元相传皆画过白衣观音;宋代秦再思亦在《洛中记异录》记载:「花冠美姿容,辎軿甚盛,忽自天而下,衣白衣,佩金带,执金骨朵…头束高髻,顶披白纱…。」,其文字清晰地描绘了白衣观音在民间之形象。





这尊铜制嵌银丝立姿观音像,身着天衣,椭圆形脸庞,面颊丰腴,额际宽广,曲眉似弯月与鼻胫相连。高髻隐于头巾之下,细发长且整束,额头中心有一银点,双月眉,垂俯的双目宛若未开敷之莲苞,鼻挺俊,小嘴扬起。天衣线条流畅柔顺,满身嵌入之银丝云纹,虽有些许脱落和氧化,但仍能看出工艺精细,铜质极佳,表面包浆陈旧,光泽不均。背后有古篆体四字款铭「玉堂石叟」,是一件完整大型石叟佳器。可宝可藏。